来到印度的欧洲人是葡萄牙人,在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伽马经多次探险,终于发现从欧洲航行至亚洲的航线,抵达印度西海岸的
卡利库特港(古里),在这里建立商站。
公元1509年,葡萄牙总督阿方索阿布奎基上任后,进一步扩展葡萄牙在印度的势力,在第二年强行占领了印度西海岸的小岛果阿岛,建
立起葡萄牙人在印度的第一个大本营。也开创了欧洲人对亚洲第四次征服的历史,前三次分别是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和十字军的东征。
葡萄牙人控制了海洋达一个世纪之久,进入17世纪,欧洲另一小国荷兰迅速崛起,开始逐渐取代葡萄牙成为新的海洋霸主。在荷兰的鼎盛时期
,拥有15000多艘各种船只,约占当时欧洲舰船总吨位的75%。海军拥有的舰只数量是当时英、法海军舰只总和的一倍强,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
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于公元1602年建立东印度公司,开始与葡萄牙人争夺海洋霸权。到公元1658年,荷兰人占领了葡萄牙人在斯里兰卡的最后一块殖民
地后,基本上将葡萄牙人从印度洋中清除。从此以后,荷兰人在海洋中的竞争对手已从葡萄牙人转向了英国人。
公元1600年12月31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享有东方贸易的15年专有权,以后又将该授权变为永久性的授予。从此以
后,开创了大英帝国从海上东征的历史。英国的东印度公司不是一般意义的公司,它拥有组建自己的军队,对外发动战争,占领其他国家土地
并建立政府等权力。因此,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完全是大英帝国对外扩张的战争机器。
公元1608年,东印度公司派遣“赫克托尔”号船长霍金斯率领舰队到达印度西海岸城市苏拉特,从那里前往亚格拉拜见莫卧儿帝国皇帝贾
汉吉尔,向其递交英王要求与莫卧儿帝国通商的信件。
贾汉吉尔皇帝有意与英国通商,但却遭到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的反对,在印度停留两年多后,霍金斯便离开回国。准备与葡萄牙人一战。
公元1612年,英国两艘舰只在苏拉特附近海面打败了葡萄牙人。英国比葡萄牙人还要强大的消息传到贾汉吉尔那里,这位莫卧儿帝国皇帝便于
公元1613年同意英国在苏拉特设立在莫卧儿帝国境内的第一个商馆。随后不久,英国东印度公司又相继在亚格拉、艾哈迈达巴德和布罗奇建立
了商馆。此后,在近100年的时间里,英国东印度公司又将其商馆开到印度内地和东海岸,逐渐形成了孟买、圣乔治堡(马德拉斯)、威廉堡(加
尔各答)等三个管区。从三个方向建立起向莫卧尔帝国进军的据点。为吞并印度奠定了基础。
英国东印度公司开始在印度从事的是和平贸易,但随着莫卧尔帝国的越来越衰败,英国却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呈现强盛趋势。在此种
情况下,英国东印度公司急需在印度获得更大的权益,以获取更高的利润。用武力来解决是最方便的方法,公元1688年,英国派出10艘战舰和1
多名士兵,炮击胡格列、希季里、巴拉索尔等城市的船只,封锁了孟买等西海岸的印度港口,扣押了载满到麦加朝圣的莫卧尔香客。
英军的进攻使得莫卧尔皇帝奥朗则布非常愤怒,他立即下令对在印度的英国各个商馆发起攻击,占领英国的大部商馆。英军的失败,使得英国
人感到他们过分低估了莫卧儿军队的实力,于是便向莫卧尔皇帝奥朗则布求和。奥朗则布原谅了英国人,让他们返还扣押的莫卧儿船只和香客
,并缴纳150000卢比的罚款,可继续在印度进行贸易。
与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相比,欧洲另一强国法国到达印度的时间比较晚。公元1667年,一支法国远征军在弗朗索瓦卡隆和马卡拉
率领下,从法国出发,开始对印度的远征。公元1668年,弗朗索瓦卡隆在苏拉特建立起法国在莫卧尔帝国境内的第一个商馆;公元1669年,
马卡拉在高康达王国的马苏利帕塔姆建立起法国在莫卧尔帝国的第二个商馆。公元1673年,法国人建立了本地治理据点,这是后来法国人在印
度的基地。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法国人又陆续在孟加拉、马埃和卡利卡尔建立了商馆。
本地治理虽然一度被荷兰人占据,但很快又被归还给法国人,到公元1706年法国总督弗朗索瓦马坦去世后已发展成为一个有近40000人
口的小城镇。在公元1720~1742年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是法国乘莫卧尔帝国混乱之机,发展最快的时期,马埃和卡里卡尔等城市先后落入法
国人手中。法国与英国在印度一决雌雄已经不可避免。
英国与法国在印度争夺霸权共进行了三次战争,最后以英国的胜利,法国势力被赶出印度而结束。英国通过这三次战争最终确定了对印度
商业的垄断地位,为最终吞并印度创造了条件。
英、法在印度的第一次争霸战争亦称第一次卡纳蒂克战争,发生于公元1746~1748年,它的起因是欧洲大陆的奥地利王位战争。
公元1740年10月20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去世,根据遗嘱,哈布斯堡王朝的广大领土(包括奥地利、捷克、匈牙利、荷兰南部,以
及位于意大利的土地)不可分割。由于查理六世没有男嗣,便由他的长女玛莉亚特利萨继承了王位。但由于法国、普鲁士、西班牙等欧洲强国
对“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各有图谋,便联合起来对奥地利发动战争,以图将巴伐利亚的查理阿尔布勒喜扶植上“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宝
座。而法国的夙敌英国却坚定地站在了奥地利一面,俄国后期也加入了这一同盟。
英、法在欧洲开战,法国驻印度总督迪普莱克斯也着手准备在印度对英军开战。因驻印法军海军实力不如英军强大,于是迪普莱克斯便请求法
国驻非洲毛里求斯殖民地总督拉布尔东奈的支援。拉布尔东奈在接到迪普莱克斯的求援信后,便亲率8艘军舰前往印度,与在那里的法军会
合。
公元1746年7月6日,法、英两国海军发生交战,英军失利,向胡格列撤退,法国海军封锁了马德拉斯海岸线一带。接下来,法国陆军也从
陆路进攻,将马德拉斯包围。
马德拉斯城内英军紧急向当地印度总督求援。但在得到法军作出如攻下马德拉斯将把它归还印度总督的许诺后,印军并未援助英军。9月21
日,马德拉斯城内的英军出城纳降,法军进驻城池。
当印度总督要求迪普莱克斯履行诺言,向其交付马德拉斯城时,遭到法国人的断然拒绝。于是,总督派他的儿子率10000大军前来攻打马
德拉斯。然而,在法军与印军进行的两次战斗中,数量上占明显优势的印军却均遭法军重创,法军大胜。正当法军准备进一步对英军发起进攻
,法军舰队却因遭受飓风的袭击而损失惨重,于是,拉布尔东奈便率领舰队回到毛里求斯。
虽然缺乏舰队的支持,迪普莱克斯还是指挥陆军发起了对位于本地治理以南25千米的英军的圣大卫堡的进攻。英军凭借海军的优势,拼死
抵抗,经过18个月的围攻,以法军失败告终。
公元1748年6月,由海军少将博斯科恩率领的一支庞大的英国舰队从欧洲驶来,以报法军攻占马德拉斯之仇。英军从陆路和海上两路将法军
大本营本地治理包围。经过三个多月的围攻,在法军的顽强抵抗下,英军无奈在雨季来临之前撤出了对本地治理的包围。
正当英军准备再次进行对本地治理的围攻时,公元1748年10月,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交战双方签订《亚琛和约》,战争结束。根据和
约,英国向法国交付北美的路易斯堡,法国向英国交付印度的马德拉斯。至此,英、法两国在印度争霸的第一次卡纳蒂克战争就此结束。
第二次卡纳蒂克战争发生在公元1749~1754年,战争的起源是法国总督迪普莱克斯支持金达萨希卜夺取了卡纳蒂克总督的职位,杀死了新继
任的总督安瓦尔乌德丁。安瓦尔乌德丁的儿子穆罕默德阿利逃往到特里奇诺波利,进行抵抗。迪普莱克斯命法国将军贾克斯劳率
军追击穆罕默德阿利到特里奇诺波利城,将城池包围。
穆罕默德阿利派人向英军求援,公元1751年8月26日,英东印度公司派遣克莱武率500名士兵(200名欧洲人,300名印度人),从圣大卫堡
出发,前往援助穆罕默德阿利。克莱武并未直接进军特里奇诺波利城,而是采取围魏救赵方式,乘卡纳蒂克首府阿尔科特城中兵力空虚之机
,一举将其攻克。金达萨希卜闻知阿尔科特落入英军手中,忙从围困特里奇诺波利城的军中调来精锐部队,想一举夺回失去的城池。但在克
莱武的指挥下,英军英勇作战,打退了印军的进攻。
贾克斯劳见久围特里奇诺波利城不下,英军援军又不断开来,便放弃了对特里奇诺波利城的围攻,逃往斯里朗加姆岛。英军乘胜追击,
将贾克斯劳的军队包围在岛上。迪普莱克斯向岛上派来援军,但同岛上的法军一起,都成了英军的俘虏。英军大获全胜。
失去了法军支持的金达萨希卜不久也战败投降,穆罕默德阿利被英军扶植为卡纳蒂克的新总督。虽然迪普莱克斯仍不甘心于失败,再次组
织了对特里奇诺波利城的围攻,但为时已晚。
公元1754年,法国东印度公司派戈代厄接替了迪普莱克斯的职务,与英军签订了和约。根据和约,法国放弃了在印度取得的一切权益,第
二次卡纳蒂克战争以法国的失败而结束。
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发生于公元1758~1763年,是欧洲英普同盟与法奥俄同盟进行的七年战争(公元1756~1763年)在印度的延伸。公元
1758年5月,法军统帅拉利率领一支舰队抵达印度,拉开了英、法两国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的序幕。
法军先攻占英军的圣大卫堡,但在随后对坦焦尔的进攻中遭受挫折,转而进攻马德拉斯。为了尽快攻克马德拉斯,拉利从德干地区将名将
布西调回。英军乘机从孟加拉派遣军队击败留守在德干的法军,将德干地区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
公元1760年1月,英、法两军在万迪瓦什进行最后决战,结果法军大败,布西成了英军的阶下囚。拉利虽然率残兵败将逃回本地治理,但在
随后追踪而至的英军强大攻势下,于公元1761年1月16日献出城池,无条件投降。为不使法军卷土重来,英军将整个本地治理夷为平地,让它从
地球上消失。至此,英、法两国在印度的较量以英国的彻底胜利而结束,英军不仅将法军全部驱逐出印度,还占据了卡纳蒂克和德干地区,为
大英帝国进一步吞并印度奠定了基础。
在以马德拉斯为大本营的驻印英军取得辉煌战绩的同时,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英国势力也在孟加拉地区取得了胜利。公元1756年4月,孟加
拉邦的阿利瓦迪汗去世,由他的外孙西拉杰乌德道拉就任孟加拉总督。当地英军拒不执行西拉杰让他们拆除炮台的命令,双方发生战争。
公元1756年6月,西拉杰率军攻克在卡锡姆巴扎尔城的英国商馆。6月16日,西拉杰亲率50000大军将加尔各答包围,城中英军及商人不能抵挡
印度军的攻势,弃城而逃至富尔塔。
加尔各答失落的消息传至英国国内,一支由克莱武和海军上将沃森率领的2000多人的军队被紧急调往印度。12月,这支英军到达加尔各答
城外。克莱武买通了守将,在公元1757年1月2日攻克了城池。西拉杰闻知加尔各答得而复失,亲率40000大军进军加尔各答,试图重新占领该
城。2月3日,印度大军进抵加尔各答郊区。克莱武本想乘印军立足未稳对其进行突袭,但却大败而归。于是,双方最后进行了谈判,西拉杰迫
于压力承认英国人过去由莫卧尔皇帝给予的特权。
和约签订后,克莱武并不想真正履行这一和约,而是与西拉杰的反对派勾结到一起,预谋废黜西拉杰,立米尔贾法尔将军为总督。
公元1756年6月,克莱武率3000多人的军队,进驻普拉西。西拉杰率50000人军队迎敌,但在战斗中西拉杰却被以米尔贾法尔为首的将军们
出卖,在撤退途中被米尔贾法尔的儿子米兰杀害,并被游尸示众。米尔贾法尔在英国人的支持下登上了孟加拉总督的宝座,但他实际上只
是英国人的一个傀儡,英国人完全控制了孟加拉地区。英国人利用掌握的孟加拉的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第三次卡纳蒂克战争中打败法国,
成为印度的唯一主宰。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战胜法国在莫卧儿帝国的势力后,便着手打击印度境内最强大的邦国迈索尔。迈索尔是一个由印度教占统治地位的邦国
,处于德干高原中部,公元1758年,军人出身的海德阿里夺取了邦国政权。为了使迈索尔变得更加强大,海德阿里对迈索尔的军队制度仿
照欧洲军队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经过几年的训练,一支在莫卧儿帝国各邦国最为精锐,装备最精良的强大的迈索尔军队诞生了。对于想
阅读超级帝国的兴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