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_中华通史诗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八课(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范雎毒计掠近土,赵括少谋险亡国;

毛遂自荐胜万兵,子楚得助吕不韦;

荆轲图穷匕首现,赢政挥师扫六合。

范雎毒计掠近土,

远交近攻

范雎,战国时候的魏国人。最初范雎投靠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作门客。一次范雎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赏识范雎的才能,便赠送给丰厚的礼物给他,还想留他做客卿,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哪知须贾回国后诬告范雎私受贿赂,出卖情报。范雎被打得体无完肤,靠装死才躲过一劫。后范雎辗转来到秦国,为秦昭王所重用,拜为客卿。当时秦国为了争霸,与齐国连年发动战争。但是齐国与秦国并不接壤,秦国即时战胜,也无法有效管理占领的土地。范雎便提出先与距离秦国比较远的齐、楚等国交好,而主要攻占临近秦国的韩、魏两国的土地,进而图谋天下的“远交近攻”之计。秦国按照范雎的计策,停止了与楚、齐两国的战争,转而攻占魏、韩两国的土地。通过魏韩的一系列征伐之后,秦国占领了大量土地,势力也越来越强了。

赵括少谋险亡国;

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酷爱兵法,每每与人讨论起用兵的方略来都是条条是道。赵孝成王时,赵国和秦国在长平展开大战。赵将廉颇命令军卒修筑堡垒、深挖壕沟,作和秦军长期对垒的准备。秦军远道而来,缺乏粮食,无法与赵军长期对垒。秦国相国范雎便用反间计使赵孝成王对廉颇产生了怀疑。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赵国名臣蔺相如听到消息,急忙对赵孝成王说:“赵括只擅长根据书本谈论兵法,并不适合真正带兵作战。”赵括的母亲也说:“赵括的父亲在世时曾经说过赵括没有真正带兵的才能。如果赵括当赵军的将领,一定会打败仗的。”赵孝成王不听他们的劝告,坚持用赵括代替了廉颇。赵括到了长平,便带领赵军向秦军发起猛攻,结果中了秦将白起的埋伏,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也差点因此亡国。

毛遂自荐胜万兵,

毛遂自荐

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长平之战后,秦军主将白起带兵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命令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平原君心知此行关系到赵国生死存亡,便准备在手下门客之中挑选出二十名文武双全的人同行。结果他左挑右选还缺一人,这时毛遂自荐愿意同往。平原君对他说:“先生到我这里已经三年了,也没有显示出什么才能,你还是留下来吧。”毛遂却说:“我之所以没有显示出才能,是因为没有得到机会,请您给我这个机会。”平原君听了便同意他同往。后来平原君到了楚国之后,楚王起初不愿意派救兵,靠毛遂的机智勇敢才说动楚王改变主意,同意发兵救赵国。因为毛遂挽救了赵国,平原君回国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子楚得助吕不韦;

吕不韦助庄襄

吕不韦是战国时卫国的大商人。吕不韦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去做买卖,认识了在这里做人质的秦昭王的孙子子楚。由于秦国曾经多次攻打赵国,赵国人对子楚并不以礼相待。子楚生活窘困,很不得意。吕不韦认为:“子楚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便一方面用重金资助子楚的生活,一方面亲自去秦国为子楚游说。后来吕不韦说服了秦国太子安国君最宠信的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劝说安国君将子楚接回,立为继承人。后来安国君继位一年后死去,子楚继位成为秦庄襄王。为了报答吕不韦,秦庄襄王将吕不韦任命为丞相,封为文信候爷,将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成为一时翘楚,门下食客多达三千多人,他还将命人将门下食客的言论编辑成册,写成了《吕氏春秋》。

荆轲图穷匕首现,

图穷匕现

战国末期,秦军对燕国的威胁日胜。燕国太子丹看到这种这种情况,心中担忧,便派人寻来了一位名叫荆轲的刺客计划行刺秦王。荆轲尽管知道无论成败与否自己必死无疑,却欣然领命。为了能够顺利见到秦王,荆轲找到逃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管他借他的首级。樊於期听了笑道:“我每日所思的便向秦王报仇,只是不知道如何去办,今日终于有了办法。”说罢就自刎了。荆轲又从徐夫人用重金购买了一柄锋利的匕首,还将剧毒淬在上面。荆轲将匕首卷到地图之中。在秦宫之上,荆轲假意为秦王展开地图。当地图完全展开之时,荆轲一手抓住秦王衣袖,一手抓起匕首刺向秦王。秦王挣断衣袖,匕首刺空。此时太医夏无且用药袋砸向荆轲,秦王趁机抽出佩剑刺倒荆轲。荆轲行刺失败五年后,秦军灭亡了燕国。

赢政挥师扫六合。

神州一统

秦始皇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他继位后采取远交近攻、分化离间的策略,发动秦灭六国之战。秦始皇用九年的时间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起了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建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比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便将自己称为皇帝,中国从此有了“皇帝”这个词。秦始皇认为秦王朝将永远传承下去,便管自己叫始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除了在全国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外,还取消了分封制,转而实行郡县制。秦始皇建立的秦帝国为之后近一千七百年的时间,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先进于西方,从而比西方发达奠定了基础。所谓“汉承秦制”,“自秦以来,其制未变”,“百代犹行秦法政”。两千年的皇权时代的中国,在政治制度上基本上沿袭了秦朝的制度。

相关知识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吕氏春秋》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本书内容驳杂,有儒、道、墨、法、兵、农、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想,所以《汉书》等将其列入杂家。《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评价。据吕不韦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吕氏春秋》不仅保存了先秦各家各派的不同学说,还记载了不少古史旧闻、古人遗语、古籍佚文及一些古代科学知识。传说《吕氏春秋》书成之后,吕不韦曾命人将《吕氏春秋》悬挂在城门之上,千金悬赏书中疏错。悬挂数日,却没有一个人找出半点错误来。

郡县制

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继分封制度之后出现的以郡统县的两级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即采取了郡县制。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来,随着边境的开发和郡治调整,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负责所属各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政财、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通过每年的考核和平时的检查,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这套政治使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管制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以人手中。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阅读中华通史诗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