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_中华通史诗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课(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后羿九射三足乌,少康中兴振国纲;

伊尹夜梦航日边,商汤灭桀鸣条役;

盘庚迁都昌国运,纣王骄横筑鹿台。

后羿九射三足乌,

后羿射日

传说古时有十只太阳,它们都是东方神帝俊的儿子。它们每天都在东海中沐浴,晚上就在大树扶桑上睡觉。每天它们每天一换,轮流穿越天空,为世间万物带来光明与温暖。后来,十个太阳认为单个巡天太孤单,于是就一起跑上空中去了。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被烤焦了,海洋被晒干了,各种毒虫野兽也趁机出来危害人间。万民难以再生活下去。帝俊听说后非常恼怒,便派神射手后羿去处理此事,并赐给他一支红色的弓和一袋白色的箭。太阳们却不把后羿放在眼里,照样每天一起出现在天空中。后羿便用红弓射下了九个太阳,并命令最后一个太阳日日巡空,不得休息。后羿又射杀了各地的凶禽猛兽。尽管后羿挽救了万民,但由于杀死了帝俊的九个儿子,再也不能回到天庭了。后羿史载确有其人,是夏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

少康中兴振国纲;

少康中兴

启病死后,其子太康继位。太康终日游乐、不理政事,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乘机把他赶下台。史称“太康失国”。后来,后羿的亲信寒浞又将他杀掉,寒浞取得王位。太康死后,他的弟弟中康的儿子相,投靠同姓斟灌氏和斟寻氏,但仍然被寒浞所杀。相的妻子无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了儿子少康。少康成人后又被寒浞所败,便投奔有虞氏。有虞氏国君见少康年轻有为,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还修建了纶邑让他居住。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抚恤招纳散亡的夏遗民旧部,发展生产,积蓄力量。最后少康联合部落消灭了寒浞及其余党。少康重登天子之位后,勤政爱民,专心农业水利,夏朝国力大增,史称“少康中兴”。少康中兴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出现“中兴”二字的时代。

伊尹夜梦航日边,

伊尹梦日

伊尹为了能够见到商部落的首领汤。自愿成为商汤妻子的陪嫁奴隶。被分配为商汤负责饮食后,伊尹故意将饭菜做得有时候非常美味,有时候很难吃。汤找来伊尹询问缘故。伊尹便借机以烹调、五味为引子,分析天下大势与为政之道,劝汤承担灭夏大任。当夜,伊尹做了一个古怪的梦。梦到自己做着一艘小船,航行在太阳和月亮的旁边上。次日,汤免除了伊尹奴隶的身份,任命其为右相,使之成为了辅佐自己的最高执政大臣。汤在伊尹德辅佐之下先积蓄力量,进而消灭了夏朝,夺得了天下。伊尹又为商朝理政安民六十余载,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为后世称为贤相。伊尹在甲骨卜辞中被列为“旧老臣”之首,受到隆重祭祀,不仅与汤同祭,还单独享祀。

商汤灭桀鸣条役;

鸣条之战

夏朝第十七个君主名叫桀,是一个荒淫无道、残暴成性的国君。他不去思考如何能将国家治理富强,却大肆修建宫殿,一心享乐,搞得国内日趋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人民指着太阳痛骂他:“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语自《尚书》,意为:太阳啊,你什么时候灭亡,我愿意和你同归于尽。因桀曾自比太阳,人民便用太阳来暗指桀。)商部落的首领汤看到这种情况,决心推翻桀的统治。后来双方在鸣条展开决战。商汤将大军列成左、中、右三军阵,自己在中军指挥各部向夏军阵发起进攻,史称“鸟阵雁行”(语自《墨子》)。商军士气高昂,阵容整齐,协同良好,战斗力强。夏军士气低落,抵挡不住商军攻势。商军一举歼灭夏军主力。夏桀最后逃往南巢,后被困死在该地。从此夏朝灭亡。

盘庚迁都昌国运,

盘庚迁都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定都在亳。在随后的三百年中。因为种种原因,一共迁移了五次国都。加之连续几代的动乱,贵族奢靡成风,国内矛盾尖锐。商朝面临着极大的危机。商朝第二十个国王盘庚为了挽救商王朝的衰亡,决定放弃原来的都城,迁都到荒无的殷,以抑帛贵族的奢侈,缓和阶级矛盾,并减经些自然灾害.但是守旧的贵族们贪图安逸,都反对迁移都城。一部分有势力的贵族还暗中煽动平民起来反对迁都。盘庚就发布文告,严厉命令他们服从。盘庚率众西度黄河,迁都到了殷。迁都后,他还提倡节俭,改良风气,减轻剥削,重视生产。经过他的努力,商朝终于出现了安定的局面。使殷发展成为一个十分繁荣的都市,此后二百七十多年,商的都城一直在这里。商朝故此又被称为殷朝或殷商。

纣王骄横筑鹿台。

纣王筑鹿台

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是帝乙的幼子,因为母亲为正后,才得以即位。纣王天资聪明,眼光敏锐,力气又很大,传说他能够拉倒九头黄牛。纣即位之初,在老师箕子的教诲下励精图治治理国家。国家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后来江淮间的东夷入侵商朝,纣王为了平定入侵,便御驾亲征去讨伐东夷。商军军容盛壮,东夷军队不战而退,仓皇远遁。这次胜利在纣王心中播下了骄横自大的种子。随着商朝的不断发展壮大,纣王变得越来越骄横了,逐渐连大臣的建议也听不听,一心贪图起享乐来了。纣王为了在商都附近修建了一座叫做鹿台的宫殿,花了七年时间,花费耗费无计,人丁死伤无数。人民为此怨声载道,纣王却每天躲到里面饮酒享乐,再不思治理国家了。纣王恣意妄为,最后众叛亲离,被周武王所灭。

相关知识

甲骨文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主要出土在殷墟。因其时被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取名为甲骨文。甲骨文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早期形式,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一种书体。甲骨文所记述的内容,一般都是商代后期王室占卜或者纪事的内容。从一八九九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发现甲骨文到现在,已经出土了约十五万片甲骨、四千五百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甲骨文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一千五百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有专家根据这种情况推断,在甲骨文之前,中国还应有更早文字存在,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证据证明。

《尚书》

《尚书》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为四书五经之一。这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着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西汉初存28篇,因用汉代通行的文字隶书抄写,称《今文尚书》。另有相传在汉武帝时从孔子住宅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现只存篇目和少量佚文)和东晋梅赜所献的伪《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多16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尚书》,就是《今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的和编本。《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古代言辞。文字生涩难懂。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历来注释和研究《尚书》的学者和着作都很多。

阅读中华通史诗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