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芮为衡山王,都邾;
共敖为临江王,都江陵;
燕王韩广为辽东王;
臧荼为燕王,都蓟;
齐王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都临淄;
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
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
项羽分封诸侯,破坏了秦始皇以来的统一局面,恢复了战国时代的封建割据,违背了人民渴望统一,安定团结的迫切愿望。同时,他分封诸侯又不完全按照功劳的大小,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很多是依据个人的好恶。由于分封得不够公平,没有受封、或者封地不多的人,怨天尤人,所以酿成了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这年四月,受封的诸王各自领兵回到自己的封地去。项羽也东归彭城。这时,义帝还在彭城。项羽催促他赶快迁到都城郴县。义帝在赶往郴县途中,项羽又派人在路上把他杀死了。
不久,在关东地区便爆发了诸侯王之间的局部战争。没有被封的田荣,对项羽怨恨在心。他领兵赶走了齐王田都,杀了胶东王田市[船扶]和济北王田安,自称齐王,并与彭城联合起来,反对项羽。陈余也没有被封,便与田荣联盟,打败了常山王张耳的军队,赶走了张耳。
项羽得到齐、赵两地叛乱的消息后,立即征集九江王英布领兵伐齐。没想到英布推说有病,不肯亲自出战,只派他手下的将领带着几千人去援助项羽。项羽因此对英布极为不满。公元前205年,正月,项羽亲自领兵北上,在城阳与田荣会战。田荣战败,逃到平原,被平原百姓杀死。项羽乘胜前进,一直攻打到北海一带。在齐国境内,项羽烧毁房屋,夷平城市,活埋降兵,烧杀抢掠,结果遭到齐国人民的反抗。田荣的弟弟田横也集聚了齐国散失的士卒几万人,占据城阳,与楚军为敌。项羽屡战不胜,被拖在城阳一带。
汉王刘邦乘项羽率楚军北上击齐之机,带着帅诸侯联军56万分路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
项羽听到消息后,令诸将继续攻齐,自己亲率精兵三万人南从鲁(今山东曲阜)出胡陵,占领萧县,从而切断了联军退路,随后,由西向东反攻。
这时,项羽援救彭城的队伍虽是精兵,但只有3万;刘邦在彭城的军队却有56万。双方的兵力悬殊很大。
不过,刘邦仗恃着兵多将广,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麻痹、轻敌;项羽却急如星火,决心以少胜多,收复失地。所以汉军军心涣散,戒备松懈;楚军却斗志旺盛,求胜心切。
四月的一天早晨,项羽率领楚军从彭城以西的萧县向东攻打刘邦的军队,打打走走。中午,就在彭城把汉军打得大败,一直追到彭城东北的泅水,汉军无路可退,纷纷落入水中,淹死、战死的汉军有10多万人。另一部分汉兵也从彭城向南逃跑,楚军一直追到彭城西南灵璧以东的睢水边。前边有睢水挡路,后有楚军掩杀,汉军死亡人数难以计算,10多万人只好跳进睢水逃命。但是人多拥挤,加之水深流急,死伤无数,甚至堵塞了睢水。
楚军把汉军围得水泄不通。刘邦想从西北方向突围,但左突右突也突不出去。正是万分危急之时,天气骤变,西北风越刮越大,吹断了树木,掀翻了屋顶,霎时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这猛烈的西北风,正好迎着楚军追击的方向刮来,楚军阵脚大乱。刘邦趁此机会只带着数十名骑兵逃出重围。
彭城之战是楚汉之争的第一次重大战役。在这次战役中,楚军在项羽的指挥下,以少胜多,打败了汉军,很快收复了彭城,打了一个漂亮仗。已经投顺刘邦的诸侯,这时又纷纷归服项羽了。刘邦却全军覆没,连他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也被项羽俘虏了。
此战成为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项羽能在不利的形势下,迅速回兵奔袭,最终以少胜多,反败为胜,使刘邦遭到严重挫折。其勇猛精神,为后世所称道。彭城之战使刘邦主力遭到歼灭性的打击,楚军乘胜实施战略追击,一些原来追随刘邦的诸侯这时见风使舵,纷纷背汉投楚,形势对刘邦来说殊为严峻。不过刘邦毕竟是一位强者,为了扭转不利的战局,改变楚强汉弱的态势,他果断采纳谋士张良等人的正确建议,在政治上争取同项羽有矛盾的英布,重用部下彭越、韩信,团结内部力量;在军事上制定据关中为根本,以正面坚持为主;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对楚作战方针,并一一予以实施。
汉高帝二年(前205年)五月,刘邦退到荥阳一线收集残部。这时,刘邦的部下萧何在关中征售到大批兵员补充前线,韩信也带部队赶来与刘邦会合。刘邦的汉军得到休整补充后,实力复振,将楚军成功地遏阻于荥阳以东地区,暂时稳定了战局。
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南屏嵩山,北临河水(黄河),汜水纵流其间,为洛阳的门户,入函谷关的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交战初,刘邦即按照张良制定的谋略,实施正面坚持、敌后袭扰和翼侧牵制的作战部署,以政治配合军事,以进攻辅助防御,游说英布倒戈,从南面牵制项羽;派遣韩信破魏,保障翼侧安全;联络彭越,袭扰项羽后方,从而有力地迟滞了项羽的进攻。同时刘邦让萧何治理关中、巴蜀,巩固后方战略基地,转运粮食兵员,支援前线作战;还采纳陈平的计谋,派遣间谍进行活动,分化瓦解楚军。
刘邦的这些措施虽然起到了牵制楚军、巩固后方的积极作用,但是正面战场的形势依然不怎么乐观。项羽看到刘邦的势力有增无减,十分不安,便于次年春调动楚军主力加紧进攻荥阳、成皋,并多次派兵切断汉军的粮道,使刘邦的部队在补给上发生很大的困难。
五月间,项羽大军进逼荥阳,刘邦内乏继粮,外无援兵,情势日趋危急。刘邦采纳张良的缓兵之计,派出使臣向项羽求和,表示愿以荥阳为界,以西属汉,以东归楚,但遭到项羽的断然拒绝。刘邦无奈,只得采纳将军纪信的计策,由纪信假扮作刘邦,驱车簇拥出荥阳东门,诈言城中食尽,汉王出降,蒙骗项羽,而自己则乘机从荥阳西门逃奔成皋。项羽发现自己受骗上当后勃然大怒,烧死纪信,率兵追击刘邦,很快攻下了成皋,刘邦仓皇逃回关中。刘邦从关中征集到一批兵员,打算再夺成皋。谋士辕生认为这不是善策,建议刘邦派兵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调动楚军南下,减轻汉荥阳守军的压力;同时,让韩信加紧经营北方战场,迫使楚军分散兵力。刘邦欣然采纳这一计策,率军经武关出宛(今河南南阳)、叶(今河南叶县)之间,与英布配合展开攻势;与此同时,韩信也率部由赵地南下,直抵黄河北岸,与刘邦及荥阳汉军互相策应。汉军的行动果然调动了项羽的南下。这时刘邦却又转攻为守,避免同楚军进行决战,而让彭越加强对楚后方的袭击,彭越不失所望,进展迅速,攻占了要地下邳,直接给楚都彭城造成威胁。项羽首尾不能兼顾,被迫回师东击彭越,刘邦乘机收复了成皋。
六月,项羽击退彭越后,立即回师西进,对刘邦发动第二次攻势,攻占荥阳,再夺成皋。并继续西进,抵达今河南巩县一带。刘邦仓猝北渡黄河,逃到小修武,在那里刘邦征调到韩信的大部分部队,以支撑危局,增强正面的防御。刘邦深知项羽的厉害,这时便命汉军一部拒守于巩(今河南巩县西南),一部屯驻小修武,深沟高垒,不与楚军交锋。同时派韩信组建新军东向击齐,继续开辟北方战场。又命刘贾率领2万人马从白马津渡河,深入楚地,协助彭越,扰乱楚军后方,截断楚军粮道。彭越得到刘贾这支生力军的支援,很快攻占了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等17座城池。彭越、韩信的军事行动,给项羽侧背造成严重的威胁,迫使项羽在九月间停止正面战场的攻势,再次回师攻打彭越。项羽临行前,告诫成皋守将曹咎说:小心坚守成皋,即使汉军挑战,也千万不要出击,只要能阻止汉军东进,我15天内一定击败彭越,然后再与将军会师。项羽很快收复了17座城池,但没有能够消灭彭越的游军,它继续在威胁楚的后方。
公元前203年十月,刘邦听取谋士郦食其的建议,乘项羽东去之机,反攻成皋。守将曹咎开始还遵照项羽的告诫,坚守不出,但是经不起汉军连日的辱骂和挑战,一怒之下,率军出击。刘邦见激将法奏效,便运用半渡击之的战法,大破曹咎所部楚军于汜水之上,曹咎兵败自杀,汉军乘机再夺成皋,并乘胜推进到广武一线,收敖仓积粟以充军用,并在荥阳以东包围了楚将钟离昧部。项羽听到成皋失守,大惊失色,急忙由睢阳带领主力返回,同汉军争夺成皋,与汉军对峙于广武,欲与刘邦决一雌雄。可是汉军依据险要地形,坚守不战。双方对峙数月,项羽无计可施。这时适逢韩信攻占临淄,齐地战事吃紧,项羽不得已只好派龙且带兵20万前往救齐,这就更加减弱了正面战场的进攻力量。到了十一月,韩信在潍水全歼了龙且的部队,平定齐国,使项羽的处境更趋困难。几个月后,楚军粮食缺乏,既不能进,又不能退,白白地消耗了力量,完全陷入了被动。这时,汉军韩信部已经破魏,破赵,降燕,平定三齐,占领了楚的东方和北方的大部地区,完成了对楚的战略包围。彭越的游军则不断扰乱楚军后方,攻占了昌邑等20多座城池,并多次截断楚军的补给线。英布所部在淮南也有所发展。项羽腹背受敌,丧失了主动,陷于一筹莫展的境地。双方强弱形势已发生根本的变化。项羽见大势尽去,遂被迫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尔后引兵东归。成皋之战以汉胜楚败而告终。
成皋之战,是楚汉战争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仗。它使楚汉之间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彻底的改变,项羽的失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刘邦把握时机,采纳张良建议,于汉高帝五年十月,乘项羽引兵东撤之际,实施战略追击。
刘邦以弱小的力量,在成皋之战中战胜强大的楚军,这除了政治上注意争取人心和团结内部外,军事上的胜算主要在于对战略全局处置得比较适当和作战指挥的高明正确。
这具体表现为:
第一,重视战略后方基地的建设,使汉军在人力物力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能够坚持长期的战争。
第二,彭城失利后,鉴于汉弱楚强的实际情况,适时改变战略方针,转攻为守,持久防御,挫败项羽的速决企图。
第三,制定出正面坚持、南北两翼牵制,敌后袭扰的作战部署,并坚决付诸实施,使楚军陷于多面作战的困境,顾此失彼。
第四,实施灵活机动的作战指导,致人而不致于人,千方百计调动对手,使之疲于奔命;并积极争取外线,逐步完成对楚军的战略包围。
第五,巧妙行间,分化瓦解敌军,善于争取诸侯,最大限度地在军事上孤立项羽本人。
在这中间还有很多历史有名的一插曲。
汉高帝三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运粮通道,荥阳危急,刘邦请和。项羽欲同意。历阳侯范增说:“汉易与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刘邦谋士陈平施反间计,让项羽疑心范增与刘邦有勾结,夺范增兵权。范增大怒,说:“天下大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王同意。范增未到彭城,疽发背而死。项羽失去了惟一的谋臣。
项羽性急,不耐烦这种持久战,他把在彭城之战俘虏的汉王父亲太公放在一个高高的几案上,威胁说:“你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给烹了。”刘邦竟无赖式的回答说:“我和你一起接受过怀王的命令,说是‘结为兄弟’,那么我的老子就是你的老子,你一定要把你的老子烹了,那我盼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项羽大怒,欲杀太公,被项伯止住。
项羽又对刘邦说:“天下纷纷扰扰几年,只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罢了,我愿和你单独挑战,决一雌雄,别让天下的百姓白白跟我们受苦!”刘邦笑着答道:“我宁肯斗智,不能斗力。”项羽发怒,派人出战,但一连三次都被楼烦神射手射杀。项羽大怒,亲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神射手正欲发箭,项羽嗔目大喝,射手不敢视之,逃回营寨,不敢再出。刘邦大惊,但仍然镇定,在阵前历数项羽十大罪状,项羽发怒,要求一战,刘邦不听,被项羽埋伏的弓箭手射中,刘邦负伤,跑进成皋。
项羽军队十分勇猛,九战九捷,以少胜多,一个楚军能抵得上十个秦军(《史记》中记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这就是成语“以一当十”的由来),破坏了秦军甬道,使得秦军大败。秦将苏角阵亡,王离被俘,涉间拒不投降,跳到火堆里自焚而死。
项羽进攻秦军之前,虽已有十几路诸侯军抵达巨鹿前来救援,但都慑于秦军威力,只是屯兵于外围,不敢出战。当楚军进攻秦军的时候,各路诸侯军仍闭门不出,各个将领只是从营垒上观望(《史记》中记载:“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这就是成语“作壁上观”的由来),及至看到楚军大破秦军,各路诸侯军才无不感到敬服,纷纷归顺项羽。
秦末,烽烟四起,陈涉,吴广,项羽,刘邦先后起义,对抗暴秦,各路诸侯也云集响应,缔交联盟,合力攻秦,没有了王翦的秦军,竟不堪一击地溃败了。然后,秦灭了,天下又恢复诸侯割据。
论战功,与秦之战中,无疑是项羽功劳最大。在各路诸侯皆败于秦时,项羽挺身而出,以少胜多,大挫秦军锐气之后,勇渡黄河,破釜沉舟,一战荡尽秦国精锐之师,对刘邦破函谷、入咸阳起到了无比重要的作用。
然而,项羽之功也只在此,他的名字太响亮了,甚至盖过雄才大略的秦始皇。当项羽在垓下之会上分封十八路诸侯时,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项羽就是秦始皇第二。
项羽与秦始皇,乃各有千秋,始皇精于谋略,而项羽更善兵法,这也正是他以少胜多的胜仗主要原因之一。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要的是智慧,如果项羽没有一个聪明的头脑也许以少胜多的胜战只可能是纸上谈兵,根本就无法实现。
阅读领悟古人智慧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