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着乞儿跟着大夫走了,赵青枫便领着几人往回走,耽误了这么久,长辈该等急了,没走出多远果然碰上了前来寻他们的家人。
原来时间早已经过了丑时,有不少百姓出来走百病,街上的人群又多了起来,更显得混乱,赵家长辈看孩子们还没回来,担心他们路上遇到了危险,刚才便听说一晚上走失了两个孩子,踩伤了三个人,撞坏了一辆马车,这还只是前半夜的事,现在街上出来的人更多了,不知要发生多少祸事呢!还是赶紧把人找回来要紧,所以便派了家人出来寻找。
好在之前赵青枫便派了人回去,说了他们的大概方位,所以找起来倒也不费劲,没出现找人找死人的情况。
“枫儿,你也是的,带着弟妹们,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亲家都担心了!”看着孩子们回来,赵夫人对着儿子微微有些埋怨地说道。儿子也老大不小了,还这么不知分寸,万一弄不好要是出个什么事,这亲家恐怕就要变成仇家了。“还不快去给你岳父、岳母赔不是去!”
“孩子们回来就好,亲家不用太过苛责,想是他们几个小的太过贪玩所致,怪不得青枫。”陈氏看着儿女走得红扑扑的脸,温柔地说道。“只是这时间也过了,孩子们看着也累了,不若早点散了吧!”
“也是……也是……我已经打发家人过去叫了车,就在外面街口等着,过去便是了。”赵夫人有着商人妇的特质,办起事来干净利落,让赵青枫引了夏家人过去,也亲自陪同着把他们送上了车。
第一百一十九章开年
正月十五一过,这个年便算整个结束了,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夏仕齐收拾了被褥和换洗衣裳,准备继续回镇上雪溪斋坐馆,这次回去还带上了夏大郎,从今年开始夏大郎也要在雪溪斋附馆了。
夏大郎聪慧读书又刻苦勤奋,夏仕齐也一心想培养儿子出人头地,夏大郎一直在乡下族学读书,族学的先生学问再好也必然有限,特别是夏仕齐去了雪溪斋后,更是觉得两者的差距,便买厚礼托了雪溪斋里专管教务的崔夫子,好不容易挤出了一个名额,待抽考了夏大郎的学问过了关,才让夏大郎插上了班。
雪溪斋作为镇上最好的学馆,束脩自然也是不菲,但夏仕齐好歹也是学馆先生,还是有折扣可拿的,只是这样算下来也比族学的束脩贵上了三倍不止。
雪溪斋里请的先生多是镇子周边的,有许多都是像夏仕齐一般几天回一次家的,所以雪溪斋也专门为先生们准备了宿舍,只是为了节省房间都是两人一间屋子。夏大郎学费是省不了了,但好在夏仕齐有宿舍,炕也够大,倒是把在外租屋的钱省了。
“相公,这罐子里是肉酱,早上夹馍吃也方便,吃面的时候多放点,……这是大郎喜欢的腌萝卜条……这罐子装的是亲家使人送来的糟鱼,你也吃过,味道不错,我装了两罐,你拿一罐给同屋的张夫子,大郎以后还要麻烦他照顾……”陈氏指着桌上的一堆罐子一一细数道。
雪溪斋宿舍也有厨房,住宿的先生可以自带米面借了厨房自己做饭,也可以每月交上四十个钱个斋里,由斋里每天供两顿饭。夏仕齐为了方便也为了省钱,也是交了钱在斋里吃的。
只是这管灶上的婆子平日还要做洒扫的工作,且并不擅长饭食,所以做出来的吃食多是粗糙不堪,只能说是填饱肚子,想满足口腹之欲,是万不可能的。
而且斋里厨房因为收费便宜,饭食多是以素食为主,要隔上好几天才能吃上一段荤肉,营养肯定是不够的。
夏仕齐早就被家里养挑了嘴,最先也是不能适应,才去雪溪斋还没一个月便瘦了一大圈,陈氏最初还以为是帮忙地里秋收累的,后来听丈夫偶尔抱怨斋里的伙食,才知道是因为吃食的缘故。
陈氏知道丈夫节省,只在斋里吃饭,舍不得另外花钱去外面下馆子打牙祭。自从那以后,每次夏仕齐回镇上,陈氏便做上一堆耐放的熟食、肉食,让丈夫带过去配饭吃。
这次儿子去雪溪斋附馆,也是在斋里搭伙吃饭,陈氏更是不放心,生怕两爷子受了苦这下准备的东西就更多了。
“对了,二妞,再把早上蒸好的糯米丸子用食盒装货时那个给你爹带去,那东西耐放又管饱,味道也好,每天蒸上几个当早饭吃着也方便!”陈氏交待着。
“对,那糯米丸子多给装些,我和你哥都爱吃!”夏仕齐附和道。
那糯米丸子是夏晓晴前世家里的保留菜色,每到逢年过节,夏母便蒸上满满的一锅,蒸好的丸子在外面可以放上好几天不坏,每次吃的时候回锅蒸一下,便又香气扑鼻。
年前陈氏为了做醪糟,特意让夏仕齐从镇上买回两斗四川产的圆糯米,家里做醪糟用去了一斗半,夏晓晴看还剩下半斗糯米,家里过年也有多的肉,便取了些做成糯米丸子。
糯米丸子做法简单,就是在泡好沥干的糯米里和上鸡蛋、细碎的肉糜,再放上花椒、盐调味,再捏成一个个的丸子上蒸笼蒸好便可以了。
这丸子里面多多放了肉糜,吃起来满口飘香,在前世夏晓晴就极爱吃,想到屋里这一大家子人,便蒸了满满一大笼。
果不其然,家里的人对这丸子都极为喜爱,一口一个,没一会儿便消灭了一大半。陈氏怕孩子们小吃多了糯米积食,便收了不准他们再吃,没成想管住了孩子却管不住丈夫,夏仕齐没事便往笼屉边晃悠,是时不时拿一个吃,吃了好些,但也没看见积食。
陈氏看着好笑,但还是担心,没事便劝丈夫多出去溜达走动,又叮嘱女儿下次不许多做,夏晓晴笑着应下。
这次丈夫会镇上坐馆,陈氏想到这丸子耐存放营养足,丈夫和儿子又爱吃,才吩咐夏晓晴专门做了一笼。
“好的,爹!”夏晓晴得了令去了厨房。
没一会儿,夏晓晴便抱着一个食盒回来了,“娘,你看着这些够了吗?”
陈氏看了看,略数了数有三十几个,“够了,够了,多了他们吃不完,放坏了就可惜!”
阅读脱贫致富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