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朝堂惊变_回到大唐当情圣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七章 朝堂惊变(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第二天朝会,高宗李治亲临太极殿视事,因为李世请辞,几件大事要定,所以武媚娘把他请了出来。

近两年来,李治一直称病授权皇后武媚娘理政,武媚娘努力本份,朝局平稳,政务没有什么差池,边关又接连传来好消息,李治觉得自己无为而治的法子挺好,两年来,他谴人赴全国各地寻选美女充掖后宫,乐得整日在后宫的花丛中流连嬉耍。此次李世病危请辞,他也没太当回事,这两年长孙无忌对他甚是恭顺,不似以前那般骄横,让他感到满意,毕竟是自己的亲娘舅吗。

武媚娘在御座侧旁的椅子上坐着,心情却复杂了许多,这两年来,她殚精竭虑支撑朝局,努力在两派势力中周旋,长孙无忌表面上谦和恭顺,实际上仍旧与她敌对,李世那伙人对抗长孙无忌的同时,对她竟也多方压制,动不动就以“兹事体大,应由皇帝亲自裁夺”为由阻挠她的举措,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田浩,田浩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把边关八府治理的很好,又接连打了胜仗压制了突厥,这是她理政两年来最大的亮点。“田浩,你怎么还不回来!”武媚娘尚不知田浩回来的消息,心中异常的焦虑。

众臣行礼完毕,李涵出班说道:“启奏陛下,边关八府巡案田浩昨日晚间已经奉旨还都,现在殿外候旨。”

“哦!宣。”李治欣喜的道。媚娘听了,面色也是一喜。

“圣上有旨,宣田浩上殿!”持钺太监叫道。

“臣遵旨。”田浩从殿外进来,阔步走到了玉阶前跪倒行礼。这两年他主持边关八府,功勋显著,历练的越发沉稳精悍,满朝文武都注视这他,武媚娘一双凤眼更是片刻不离田浩,高宗皇帝满意的点头说道:“恩,起来吧。田浩戍守边关,连挫突厥,拓土千里,功勋卓著,不负朕望。你且随班站立,朕待会儿再议你的升赏。”

“谢皇上。”田浩谢恩,退到李涵旁边侍立。

高宗言道:“英国公李世身染沉疴,已经给朕上了遗折,请辞身兼各项职分。英国公清廉职守,勤劳奉公,忠于朝廷,他这一退,朝中失一能臣,朕意深忧,如之奈何?”

李涵持笏出班奏道:“启奏陛下,现有英国公与田浩、张勇和我等六人联名奏议。”

“准奏。”李治说道。

“是。”李涵起身展开奏章高声念道:“臣李世等叩请皇后还政于陛下疏。”

此言一出,犹如一个炸雷,惊的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朝中诸臣均清楚皇后的才干高于皇帝,但情理之中依旧不愿意接受一个女人指手画脚,但是武媚娘皇权在握,这个心思只能存在心里,没想到李世居然在临死的时候说了出来。他忠于皇上,希望皇帝亲掌朝权自是没说的,那田浩可是皇后的铁杆亲信,怎么也上书请皇后让权呢?田浩听了也是一懵,昨晚他情绪激动,没看奏章的内容就糊里糊涂的签了名,这下可怎么向媚娘解释呀。他恍惚之间听到李涵接着念道:“------皇后勤于王事,夙夜辛劳,功绩昭然,臣等衷心拥戴,然纲常有序,乾坤不可倒转,长此以往有伤干和,恐引起天下臣民不安,致四海蛮夷小觑,臣闻陛下已然康愈,应由皇后还政,由陛下亲临理政,则大唐之幸、大唐万民之幸,也是臣等福泽。臣李世、田浩、李涵-----泣血而奏,伏唯圣裁!”李涵念完,合上奏章递给太监,然后舔舔嘴唇,若无其事的站在那里。

这个奏章是他和李世秘密商议后写的,里面已经直接把田浩的名字写上了。李世希望的局面是:李治还政,田浩回朝和一干老臣制衡长孙无忌,继续保持朝局的平稳,但是他最担心是武媚娘,他认为武媚娘的才能高过李治太多,将来对李氏大唐威胁最大的是武媚娘而不是长孙无忌,所以才安排了这个奏章,让皇后让出朝权,同时也给她与田浩之间制造了裂隙。

长孙无忌听了奏章心中大喜,李世一去,朝中少了一个对头,如果再把武媚娘搞下去,剩下一个田浩就好对付了。只要高宗亲政,自己就有把握把他玩于股掌之间。他赶忙出班说道:“启奏陛下,英国公乃国之勋臣,其言甚善,皇上春秋鼎盛,正是奋发有为之时,臣乞皇上亲政,振作朝纲,创我大唐无上辉煌盛世。”

“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臣附议!”大殿上群臣相继跪倒,田浩偷眼一看,满大殿只剩下自己了,也只得无奈的跪下,用蚊子般的声音说道:“臣附议!”

“这------”李治面对满殿的朝臣,有些为难又有些得意,他打心里不愿意陷入繁杂的朝务中去,不过从朝臣们的态度看,大家对自己还是信赖和忠诚的,自己依旧在他们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尊严。他转头看了一眼武媚娘。

武媚娘花容惨淡,心里似打翻了五味瓶一般。这两年,她左右周旋,辛苦支撑着局面,朝中两派还相互扯皮,自己一心想振作朝纲,推行一些新政也由于他们的掣肘不得不一拖再拖,每天面对雪片般的奏折和诸多繁难之事,连个安生觉都睡不稳。自己如此努力辛劳,居然换来的是这个,满殿文武居然没有一个人挽留自己,连田浩也跟着倒戈。如今大势所趋,无可挽回,她一阵心灰意冷,淡然说道:“各位卿家,当初皇上染烊,本宫才代为理政,这两年来本宫勉力支撑,常感力不从心,早就有心还政于皇上。如今皇上已然康健,也该本宫好好歇歇啦。陛下,本宫有些气促头昏,先行告退了。”说完也不待李治准许,自行起身走了。

武媚娘黯然离去,众臣心中也都有些歉疚,这两年武媚娘辛勤理政,日夜操劳,大家有目共睹,不少人心中也暗自钦服。李治见武媚娘甩手离去,也觉歉然,说道:“近两年朕身体屡有不佳,多亏皇后替朕分忧,再加上众卿勤劳王事,这才没出什么纰漏。如今朕身体已然大安,自然要临朝。至于皇后,朕会亲自下旨表彰。”

“皇上圣明。”众臣齐应。

“众位爱卿,李世去职,他所兼职分如何分派,诸位有何奏议?”李治问道。

李涵刚想说话,那长孙无忌抢先说道:“启奏陛下,英国公文武齐备,乃朝廷柱石,所兼职分甚重,遍观朝堂恐无合适人选接任。所以臣谏议,李大人所兼左扑射一职由李涵大人接任。”

“恩。”李治点头,李世给他上的遗折里好像也是这么谏议的,如今长孙无忌也这么说,看来是没有偏私之心。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启奏陛下,田浩奉旨整顿边关,政绩昭然,为大唐开疆拓土功勋卓著,实为年轻臣子的楷模。如今边关已然安定,突厥也无力滋扰,理应撤消边关八府设置,调田大人还朝。田大人文武齐备,忠于朝廷,民望颇高,臣谏议升迁安置以显其功。如今洛阳令和洛阳廷尉大将军之职出缺,非文武齐备忠枕之臣不能胜任,臣思来想去,此任非田大人莫属。”

长孙无忌这是绕了个弯子,他清楚以李世的精明必定将长安城卫尉大将军的位子留给田浩,所以他先将田浩给安排了出去。李治时隔经年初次临朝,哪里想得了那么周全,他被长孙无忌的思路牵着,越想越对,不觉间已经钻进套中,顺口说道:“恩,此议甚佳。”

李涵见皇帝着了道,暗暗心急,田浩还沉浸在刚才奏章的懵懂中也没有留意。

长孙无忌接着说道:“臣谏议英国公所兼卫尉大将军一职由张勇接任,兵部尚书一职由裴行俭接任,长安令一职由来济大人接任。”

长孙无忌一番安排表面上看将李世所兼各职都安排给了元老派的人,并无偏私,皇帝李治以及满朝文武都无话可说,卫尉大将军一职十分重要,长孙无忌却推荐李世的亲信张勇接任,但是这么一来,兵部尚书一职就只有让给裴行俭了。张勇在军中威望不高,将来裴行俭利用兵部职权将卫戍长安的部队换一换防,就可以把他架空了,而李涵所执掌的三部中兵部被长孙无忌把持住,威权也就没有那么重了。最关键的是他将田浩安排到洛阳,表面上是升了职,其实是将他打发出了朝堂。李治被长孙无忌云山雾罩的一通说辞搞得有点乱,转头向武媚娘求助,才想起皇后已经走了,想想长孙无忌说的没什么不妥的,于是说道:“恩,就依卿家之议,来人,拟旨!”

-------

阅读回到大唐当情圣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