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纷争再起_明帝国的崛起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百八十六章 纷争再起(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作为大明的南都,曾经的京城,金陵城内人口两百余万,且高官巨贾众多。/p

因此,自报业大兴以来,金陵城中也是报纸众多。日销售份数达到3000份以上的报纸有11家。/p

这11家报社都是金陵报业协会的成员。例行的下午茶会自然也是这11家的总编来参加。/p

此时,集贤楼二楼的雅间中热情的迎着汤玄策的便是这样些人。/p

所谓“今时不同往日”并非是指的魏国公向张昭服软。这事和他们这些文人关系不大。双方是两条线上的。顶多魏国公府算一份报纸的金主。/p

而是指的扬州发生的事。张伯爷派兵直接接管了扬州城内的六家报纸。/p

这事对他们的震动非常大。正当报业协会里的“约法三章”他们不知道?不过是仗着高皇帝远,且江南士风开放,所以报纸肆无忌惮。但张昭现在就在扬州坐镇,这样的狠人,他们还是非常忌惮的。/p

更别,有一些人心中有鬼。/p

真理报明理报目前是金陵城中的两大报纸。自然是有人见不得同行好。七月十五日真理报被打砸时,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p

售价一万元的印刷机,砸就砸了。/p

真理报昨日重新恢复开工,还是从扬州城内调来的三台印刷机。/p

汤玄策看着一众编辑,冷淡的拱拱手。他的分社社长乌文康离职以及停刊这一周以来,大部分的编辑离开,背后少不了这些人在蛊惑运作。/p

明理报的主编回一礼,笑呵呵的看着汤玄策在雅间的主位上坐下,道:“汤兄,不知道你对于魏国公徐俌的奏章怎么看?”/p

明理报才是真正的江南第一大报。据闻其报刊名都是如今的南京吏部尚书王轼写的。/p

王老大人是大明江南半壁江山的擎白玉柱,架海紫金梁。文臣中的第一人。/p

其实,按照道理来王轼没有这个高度。一般来致誓“宰相”声望会更高。/p

奈何成化朝弘治朝的阁臣们都非常稳定。君不见,李东阳这样时候都被皇帝接见的神童硬生生的在翰林院坐了十八年的冷板凳?/p

成化朝前期的阁臣如李贤商辂,这都是名臣。至弘治末年,他们早就去世。之后的阁臣如万安刘吉彭时等名声狼藉。/p

而本朝的阁老,徐溥邱濬都已经去世。自然而然,江南文臣第一人是文能安民,武能安邦的能臣王轼!/p

汤玄策坐在主位上看一众编辑,有一种看丑般的心态,反正就是非常畅快,出一口恶气啊!这时,姿态狂傲的道:“我今日来此,并非要谈什么魏国公的文章。而是要提醒诸位,尊重报业内的约法三章。诸位若是不守,此乃取祸之道!”/p

明理报主编感到蛋疼。/p

一帮编辑更是有一种如同吃了屎一般的感觉。/p

一个监生口气太狂!但他们无可奈何。还得老老实实的听着。因为张昭已经在扬州做了一个示范,不听的报社是什么结果。/p

汤玄策再道:“我还有一个建议,金陵报业协会可以把名字改一改,改为江南报业协会。”/p

刚刚还在吹捧汤玄策的一帮总编被恶心到了,他这个提议出来,应者寥寥。/p

阅读明帝国的崛起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