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小胡子还是大胡子都不会将自己的和平寄托在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上恐怕现在小胡子早已经磨刀霍霍随时准备发动攻击了
历史总是由胜利者来写,正史里的记载是“德国背信弃义悍然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纠集其附从国对苏联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之下奋起抵抗,展开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而事实上,苏联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历史上之所以是德国人攻苏联人守唯一的原因便在于苏联人进攻计划的发动日期比德国人晚,结果自己没有去找德国人的麻烦,德国人却先上门踢场子了
很多人都认为小胡子历史上主动挑起和苏联的战争是个巨大的错误犯了双线作战的大忌,但是事实上小胡子再蠢再神经质也不会不明白这一点,他手底下的高级将领们同样也不是一群猪他们都明白,如果自己不攻过去,苏联人就会打过来,与其让苏联人打过来还不如自己主动出击,把战场放在敌人的国土上
在小胡子迅拿下法国并开始进攻英国后,斯大林和他的参谋们不相信德国会在没有打败英国之前就挥师东进为此,4年月,苏联高统率部制定了“西线扩张战略计划”即“大雷雨计划”,明确决定“月日开始进攻”德国,但由于准备不够只得推迟到月
而正是这一次推迟让德国人得以在苏联发动进攻的十几——月日发动“巴巴罗萨”计划,如果苏联人没有推迟“大雷雨计划”的话,挨揍的就是德国人了
罗杰一直都认为,苏德战争初期苏联人如此拙劣的表现绝非他们真实战力的体现,而是因为苏联虽然在边境囤积了重兵但这些部队却并不是用来防御的,而是用来进攻的,斯大林一直不相信德国人会在未击败英国之前进攻苏联,所以前线的苏军的防御备战自然无从谈起,这也为德国人初期的辉煌胜利奠定了基础
在这个时空,小胡子的确有利用苏之间的冲突来为自己的“巴巴罗萨”计划打掩护的意思
德国报纸对于苏冲突的亲苏立场让斯大林更加肯定小胡子是要在搞定了英国之后才会向自己发动进攻了不然的话德国人不会对一个和他们毫不相关的冲突如此大肆报道,而且立场还如此的微妙,这摆明了是想要稳住他们苏联好争取时间击败英国么!
而当斯大林做出这个判断的结果是他愈发不愿意继续在蒙古地区投入精力了,在远东方向苏联的政策始终是防御性的,苏联已经得到了朝鲜和东日,短时间内根没有继续扩张的,再加上欧洲虎视眈眈的德国以及东方扩张的阻碍华夏,这更坚定了斯大林西攻东守的意愿
可是,战争可以因你的意愿而来,却不会随你的意愿而去,一旦从图爆发,斯大林便无法控制战局的走向了,具体什么时候徒,又或者停不徒那都不是他一个人能够说的算的了
不过幸运的是,不止是斯大林,罗杰同样没有继续打下去的意思,不但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同样还因为德国人也还没有做好进攻苏联的准备,如果自己在蒙古这边越打越大只能使苏军往蒙古地区投入的兵力越来越多,终还是自己吃苦头好处让小胡子占去
罗杰可没有替德国人出头的打算,也没有啃硬骨头的打算,他现在巴不得这场冲突赶紧结束自己该干什么干什么去,等到德国人和苏联人打起来之后再说,无论是德国人进攻苏联也好,苏联进攻德国也好,总之只有苏联的作战重点放在欧洲抽不出来之后才是华夏浑水摸鱼的机会
双方都不愿意继续打下去的结果就是,当美国人显得没事试图显示一下存在感前来调停的时候,苏双方都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但事实上,美国佬这一次压根就没打算真的调停的!说白了,就是来装样的,华夏和苏联都是美国的威胁,打起来很好,都打残了好!
可是美国人真没想到,他们居然随便这么一说就说动了两国答应议和,简直当美国人目瞪口呆
结果,在美国人心不甘情不愿的调停下,苏双方迅达成了和平协议,内容很简单——一切恢复冲突之前的原状态
就这么,苏边境冲突在开始了后虎头蛇尾的结束了,琼军莫名其妙的损失了万人,苏军没头没脑的损失了万人
…………………………
莫名其妙的冲突结束之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正轨,由于苏冲突,严重耽误了苏军在欧洲地区部队的部署,结果使得“大雷雨计划”从制定出来便将进攻事前拖后到了4年月
而相对的,德国人的“巴巴罗萨”计划却因为潜艇绞杀战的顺利实施而提前了在小胡子来,英国彻底被潜艇战拖垮已经是时间问题了,而且此时的英国也没有反攻欧洲的实力,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解决掉东方的威胁等到收拾完苏联之后,扭过头去便可吞下奄奄一息的英国,彻底结束这场战争
如果错失这个机会的话,万一美国人加入战争支持英国,那么得到了支援的英国和一直虎视眈眈的苏联,德国必然将面临两线作战的窘境
使德国人陷入两线作战窘境的“巴巴罗萨”计划初的目的恰恰是避免两线作战,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讽刺
4年月日,震惊世界的“巴巴罗萨”计划启动了,一时之间,苏德边境一片狼烟,之前一直在准备进攻的苏军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斯大林在不明白前线情况的状况下胡乱下令反击,结果使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的苏军在极短时间内陷入了崩溃,之前还坐着在华沙阅兵美梦的斯大林被打蒙了(未完待续,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就是我大的动力^-^:^_^
(
,
-"
,
+
阅读东海龙啸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