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奉一听,顿时大怒,骂道:“谁?谁这么大胆,敢抢老子的兵马。”
吴华道:“是丞相。”
杨奉试问道:“曹操?”
吴华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杨奉见此,攥紧拳头,冲远方大吼道:“曹操,你欺人太甚,我杨某人定与你誓不两立。”
徐晃心道:曹操,那是何人?丞相很大吗?好像将军都拿他无可奈何。
吴华提醒道:“将军,咱们是不是该动身了?”
杨奉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道:“开拔。”
徐晃虽未打过仗,但也知道士气的重要,将领就是军心,如过将领都哀声叹气的,低下的士兵真不知会作何感想。
“开拔!”吴华对众士兵大喊一声,随后跟着杨奉在前领路,众士兵齐声一跺,转向杨奉,有序的大步前进,浩浩荡荡,尘土飞扬,三万人聚集一处,场面之大,不是一般人能见到的。
徐晃笑了笑,马缰一拽,调转马头,奔向杨奉。
就这样,在杨奉的带领下,众人浩浩荡荡的向西方开进。
途中听杨奉说道,叛军发展速度很快,就这么几天的功夫,又有三座城池被攻下,皇上立刻调兵三十万,以做征讨。
他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夺回豫州,其他地域,有别人征讨。
一共分为八军,每军都是由君侯带领,每军征讨一处,正好对应失落的八州。
豫州离长安还不算太远,如果徐晃骑雪龙单行的话,十天的工夫就能抵达,可这大军前进,浩浩荡荡,他们竟足足走了两个月,而此时,也已是秋风夹黄叶。
这两个月,徐晃并不是单单只有赶路,只要一有时间,他就用来习武,经过他这般的努力,已经练就到第十七路――暴雨梨花。
现在他的武功境界,一般还真难找到敌手。
当然,他们这一路也不是安稳太平,路上遇到过很多次黄巾兵的截击,不过好在比较散乱,他们的伤亡才只有一百多人。
可惜了,黄巾兵都是出来打探,来的人太少,还没等徐晃动手,黄巾兵就被一浪人海所吞噬。也就是这个人海,他们才死伤一百余人,都是被自己人给踩死的,禁军个人实力超强,可整体配合却要将领来做主导,由此看来,杨奉不是个好的将领。
上官烈给徐晃的《古今兵法精选》中提到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不可胜者,守也;
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
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
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
,其所措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
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
,数生称,称生胜。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由于徐晃资历尚浅,杨奉根本不听他的意见,只是草草敷衍,说是让徐晃尽力杀敌就好。
他这么说,徐晃还能再说些什么?只能顺从。
而现在,他们早已进了豫州,开始攻打第一个被占领的城池――南阳。
他们距城十五里处扎营,当天晚上,便商议起攻城的对策。
正坐的杨奉道:“破此城,只可强攻,明日,博维你率兵五千,去打头阵,而后友世率兵五千攻其右翼,飞寒率兵一万主攻左翼,剩余一万,留在营中以备支援。”
众人都是武将,并无军师,也无更良策提出。
听的他的策略,徐晃仔细在脑海里过一遍。他心道:这样力量会不会太分散了?如果城中有两万士兵,便可守住这样的散击。
他很想把自己的建议说出,近几日杨奉那狂傲之相,顿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安排完毕,杨奉才发现没把徐晃安排进去,笑道:“公明明日与我一同带兵等候。”
见他终于肯用,徐晃心里不禁喜悦一番,可还是没敢将建议说给杨奉听。
阅读泣血当歌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