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各奔前程_师魂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回 各奔前程(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王文光说:“没有这个必要了,你在今天之内把各大队的推荐结果汇总起来张榜公布一下,今年谁都被推荐上学了,必须让全公社的人都知道。”

下午,姬文斌听说公社的榜文上写的不是自己,而是李雪梅,他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就决定到公社去看个究竟。他从供销社里买了一条“大雁塔”牌香烟和一包点心,亲自去找王文光。

姬文斌来到王书记的住房,王文光正在办公桌前写什么,他听见有人敲门,便说:“请进。”

姬文斌走进房子,小心翼翼地站到房子中间,王文光招呼道:“快进来坐下。”

姬文斌没有坐,他走到王文光跟前,说道:“我来给你也没有啥拿的,买了一条烟和一包点心,请你收下吧!”

王文光一见送东西就发火了,他说:“你要是说事咱就慢慢说,要是送东西现在就给我出去。”

姬文斌哀求道:“既然我已经买下了,你就留下吧!这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王文光站起来说:“不行不行,你向出走,现在就给我走。”说着,连推再掀将姬文斌推出门外。

晚上,姬文斌睡在床上,想来想去怎么也睡不着,他想:我已经被大队推荐上了,到底是谁把我的名字换了?再说李雪梅没有结婚,她的户口还在徐卓大队,也没有资格占杨家洼大队的指标。今天下午我去找王书记,没有说到话上就被赶了出来。这件事不弄个水落石出,我决不会善罢甘休。

第二天一清早,姬文斌又一次去公社找王文光。他来到王文光的住房门前,看见房子的门开着,里面没有人,就站在门口等着。过了一会儿,王文光提着水走过来,看见姬文斌站在门口,就说:“你怎么又来了?”

姬文斌说:“我有一件事想找你谈谈。”

王文光说:“说事可以,你要是再用糖衣炮弹来攻击,我可不受你那一套。”

姬文斌说:“这次我来真的什么都没有拿。”

王文光说:“那你有啥事就直说吧!”

姬文斌说:“关于推荐工农兵学员的事,杨家洼大队推荐的是我姬文斌,可是到公社不知道谁又把名字换成李雪梅了,我对这件事想不通。”

王文光说:“不可能吧,榜上的人名都是自下而上推荐来的。你们大队没有报李雪梅,公社绝对不会把她的名字写在榜上。”

姬文斌说:“可现在已经把名字换了,这是明摆着的事情,不信你可以到杨家洼大队去问一下,看学校门前的榜文上写的到底是谁?再说李雪梅的户口又没有在杨家洼,凭什么占杨家洼的指标?”

王文光说:“这事不用急,你得先回去,等我把情况了解清楚以后再说。”

姬文斌走出王文光的房子门,然后说:“王书记,我给你说,李雪梅她就没有资格占杨家洼的指标,这回我也豁出去了,就是寻到县上、省上也要把她告下来。”

王文光打着手势说:“姬文斌,你放心回去吧,这件事我一定会查清的。”

姬文斌走后,王文光去寻找教育专干高德录。他来到高德录房子,高德录赶忙招呼王文光坐下。王文光说:“昨天让你张榜公布工农兵学员名单,你这是咋搞的?”

高德录觉得莫名其妙,问道:“怎么,我没有出错吧?”

王文光说:“今天早上杨家洼的姬文斌来说,杨家洼大队推荐的是他,不知道谁又换给李雪梅了,竟然出了这种事。”

高德录从抽屉里取出李雪梅的材料,说:“你看吧,这是杨家洼大队上报的材料。”

王文光看后说:“那姬文斌为什么说杨家洼上报的是他?”

高德录说:“杨家洼大队报了两个人,确实有姬文斌,但杨家洼大队只有一个名额,张书记审察时将姬文斌审掉了。”

王文光十分生气,说道:“杨家洼只有一个名额,他们两个人争来争去,不知道争什么呢?”他想了一会儿又说,“算了,干脆把杨家洼大队这个指标去掉,给冯原大队添上。”

就这样,姬文斌的和李雪梅的升学梦都彻底破灭了。

一九七六年,是中国人民灾难沉重的一年,周恩来总理、主席和朱德委员长的先后逝世,使全国人民处于万分悲痛之中。为了歌颂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杨世俊利用政治夜校的学习时间,给大家教唱了《浏阳河》、《歌唱敬爱的周总理》以及《绣金匾》等歌曲,用以表达广大群众对人民领袖的怀念之情。

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午,姬福全来到杨世俊家里,还没走进家门,就大声喊:“哎呀!杨世俊,你把生产队的政治夜校办得热火朝天,在群众中间的影响很大。”

杨世俊招呼姬福全坐在椅子上,然后说:“群众对唱歌曲热情很高,干劲很大,唱歌子一学就会。我只不过是上了几天学,学习了一些简谱知识,给大家教唱了几首歌曲,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姬福全郑重其事地说:“杨世俊,我有一个想法,今天来想跟你商量一下。”

杨世俊也表现得非常诚恳,说:“福全叔,你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吧,要我干什么都行。”

姬福全说:“现在各生产队都办了政治夜校,他们办得死气沉沉的,没有一点儿生气。只有你们生产队上的群众热情高,气氛活跃,政治夜校办得最好。”

杨世俊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姬福全接着说:“因此,我想从现在起,在大队成立一个总校,各生产队设立分校,总校每周活动一次,你就是咱们大队总校的辅导员。主要任务是给大家教唱歌曲,活跃全大队群众的文化生活。还有一个附带任务就是给各分校培训教师,让各生产队的政治夜校都活跃起来。”

听到这里,杨世俊说:“教唱歌曲可以,但这个附带任务我承担不起。”

姬福全笑着说:“怕什么?只要你完成主要任务,这个附带任务我帮你来完成。你现在决定一下,把这个活动时间定在星期几?”

杨世俊说:“那就定在星期二吧!”

姬福全说:“好,咱就一言为定,到时我召集人,你就教唱歌曲。”说完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从此,杨世俊就成了杨家洼大队总校的辅导员,总校的地址设在下洼初小的教室里面,这个教室是用过去古庙里的“观音堂”改建的,能容纳八十余人,是全大队唯一的一座大房。

每周星期二的晚上,杨世俊按时到总校去教唱歌曲,他每次来教室时,教室里面都座无虚席,来这里的群众都渴望能学到一首新鲜的歌曲。

在一段时间内,杨家洼的群众把所学的歌曲带进家庭,带向社会,带到田间地头。他们在走路时唱着,干活时哼着,不论是在家庭的小窑洞,还是在广阔的田野上,处处都可以听到广大群众欢乐的歌声。

一九七七年,国家在选拔人才方面进行了彻底改革,各类高等院校在招生时都恢复了考试制度。这是自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实行的第一次高考,参加考试的有当时高一、高二的在校学生,也有近年来高中毕业的往届生,还有六六、六七、六八年高中毕业的“老三届”。要是在一九七四年,杨世俊肯定能考上大学。可是到了现在,作为已经在农村劳动锻炼了三年的杨世俊,遇到这么强、这么多的对手,对自己能不能考上大学却还十分担心。

尽管这样,杨世俊为了达到自己当教师的目的,还是以社会青年的身份来参加考试。

十一月二十二日,杨世俊和其他社会青年一起来到教育组报名,教育专干高德录给每人发了一张《全国各类高等院校招生报名表》,然后说:“这张表不能改,不能刮,要求大家一次性填好,因此,你们都要认真填写。”

杨世俊接到报名表一看,这张表分为“基本情况”、“个人简历”和“报考志愿”三部分。他在填完“基本情况”和“个人简历”之后,在“报考志愿”一栏填写了“陕西师大”、“延安大学”和“服从分配”三个项目。

在这一年里,从考生报名到考试时间只有一个多月。报名以后,有条件的学生都到学校复习去了,而杨世俊由于家庭困难,没有去学校,只能每天坐在家里复习。

阅读师魂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