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战结束后,终于等到聿生想要看的武将单挑了!
对面邹靖麾下一将,豹眼猿臂,阔鼻巨口扬鞭大骂:“反国逆贼,吾乃涿郡驻军骑督杜天杜苍穹!何人敢与我一战!”
他手提一长柄板斧,摆出一个在聿生看来有些做作的造型冲出阵来。
以东汉末年时候的军制来说,从小到大排列是:普通士卒<伍长<什长<都伯<百人将<牙门将、骑督、部曲督等<别部司马(军司马)<杂号都尉(骑都尉)<杂号校尉(但五校几乎成清贵武职,偏文)<杂号中郎将(五官、左、右、虎贲中郎将类同五校)<裨将军<偏将军<杂号将军(裨将军、偏将军应该就是杂号将军之末,但与其他两字将军地位有别)<四征、前后左右将军<卫将军<骠骑、车骑将军<大将军。
汉代以“若干石”构成十七、八级的禄秩等级,中郎将、校尉、骑都尉、郡都尉禄秩均为比二千石,禄秩相当。随军队规模逐渐扩大,以及军旅常设,原来的军职明显不足。
黄巾起义始,几位汉朝将领都以中郎将之职带兵镇压起义军,象曹操以骑都尉之职归左中郎将统辖,再如董卓与关东军战,部下也是以中郎将指挥校尉。许多割据势力首领自身也才是杂号将军,例如孙权长期都是以讨虏将军割据江东,赤壁战后,刘备方表权行车骑将军;而曹操在建安前也长期为杂号将军。到了建安后期,杂号将军增多,两汉比较久远的杂号将军,如四征、伏波、度辽等,地位似也比后设的尊贵,例如夏侯敦曾以伏波将军都督二十六军,夏侯渊以征西将军坐镇关中、汉中。
总之,直到东汉结束,将军号虽然开始泛滥,但是将军职位还是为时人所重,不单重号将军,杂号将军的地位也依然很高。
校尉、都尉等军职也是如此,不少人是以校尉、都尉领郡太守职。其中,各校尉、都尉也不可一概而论。五校的地位比后来增设的杂号校尉要高。黄巾起义前,除了边郡,因州郡兵撤销,作为主捕盗贼的郡都尉也被撤销。黄巾起义后,州郡兵兴,加军职不足,都尉之职便重新设置,并主要作为军职使用,跟以往的职能稍稍有异。其中,中央武官骑都尉比杂号都尉地位要高,而少数专门设为牧守的都尉,位在太守与县令之间,属于文职,与武职的杂号都尉不同。
邹靖是个校尉,在地方上算是可以领军一方的高级将领了。
但是这骑督仅仅位列百人将之上,只算是个基层的军官吧。
眼见对方这么个低级军官也敢出阵叫嚣,程远志大怒,欲遣身边一将出战。
但是一骑自后出列,对程远志拱手道:“杀机焉用牛刀?区区小将怎需劳烦诸位将军出马?前锋营豹屯屯长方圆方不椭愿为我军立下首功!”
黄巾军的军制有别于汉末朝廷军制,他们由下及上依次为:士卒<伍长<什长<队长<屯长<营长<副将<骑将<渠帅<黄巾将军<三公将军。由于黄巾军毕竟才建立不久,所以军制不是那么完善,各方情况有些许不同,多是按那一方渠帅的喜好而调整本方内的军制和各级所辖人马数量。
这屯长在第二十七方也就下辖百人,相当于一个百夫长,算起来比人家的骑都尉还低了一级。程远志觉得很不错,赢了光彩输了也不算丢人,反正要先拖延时间待得颜副将的包抄部队到达地军侧翼就够了。让这些低级军官去折腾一下也好,也是个发掘低级军官中隐匿的人的好办法,所以便同意了那个屯长的出阵请求。
那个方不椭欣喜地挺枪出战,怕是早盼着这个立功的机会了。
上前报了军职和姓名后,两人就在阵中开始火拼。
这两人都算是基层军官,立功心切,所以出招很是凶狠,怎奈两人本来就半斤八两,虽然两人都舍命鏖战,但拼命不代表不要命,所以也就能打个旗鼓相当而已。
方不椭较敏捷,虽然力量上占劣势,但是借着灵活的躲闪和猥琐的假动作往往能躲开杜苍穹势大力沉的斧劈;而杜苍穹较强壮,身体素质高出对方许多,斧子也是舞得是呼呼生风,可是没系统学过武艺的他招式粗糙,让自己的攻击效率降低了不少,却也逼得方不椭不敢轻易与之搏命。
双方的兵将都伸长了脖子观望着这两人两军阵前一枪一斧子的对砸,眼见胜负难测,倒是仿佛比阵中两人还要紧张。
不多时两人就满头大汗,攻势都缓了下来。再相持了一阵,两人都喘息不已,却又都奈何不了对方,无奈最后以平手各自回营。
其后双方又各派人出战,皆为官级不高的军官,各有胜负。看得出来,双方都有些应付了事,程远志派了人包抄,自是一点也不着急,巴不得多拖延一下,只是不知道邹靖是何想法。
开始聿生第一次看武将单挑还比较兴奋,还当是看戏,可是但有人被斩下头颅或是被刺下马来,眼见鲜血狂喷,也是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
估摸着颜副将差不多已经到了指定位置后,程远志下令点燃狼烟,一道烟柱不多时便冲天而起。无独有偶,邹靖军中竟也燃起了狼烟。
随着狼烟点燃,双方各自鸣金收兵,阵中间鏖战的武将都回到各自阵中。
本来因该出现在敌后的颜副将的部队没有出现,这让程远志很是担心,难道是有什么突然状况发生?
阅读三极衍异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