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云南化石_股痴在1997年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23.云南化石(1 / 1)

最新网址:www.sqge.cc

疑问与证据(2.云南化石)

二.证据:化石

云南地处欧亚,印度洋,太平洋三大板块汇聚地带.特殊的地理位置,板块的不断聚散,造成多样的古地理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古生物群,是我国乃至全球为数不多,能在同一省域内了解几大板块古生物特点,不同生物地理区,解决全球重大古生物事件和对比的理想地区.从古至今生物类型齐全,探讨地球生命演化历史关键性生物群发育,被誉为"古生物研究圣地","古生物化石王国",重大发现一直不断.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地球历史中最早骨骼化的晋宁梅树村动物群,重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澄江动物群,反映冈瓦纳古陆高纬度的冷水动物群,代表植物首次登陆事件的沾益工蕨植物群,曲靖最古老的真鱼,滇中的禄丰的恐龙,云南四大古猿产地(开元,保山,禄丰,元谋),元谋猿人的发现等等,在全球古生物界都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最早的人类牙齿化石--元谋人之齿

1965年5月1日,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在距元谋县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处,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中侧门齿。同属一个男性成年人,经古地磁测定:距今约170万年,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考古学家定为直立人元谋新亚种,简称元谋人。元谋猿人的发现,说明云南高原是人类早期活动的地区之一。1982年2日,国务院公布元谋人齿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元谋人是由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钱方发现和命名的,是比蓝田人(距今约80万至60万年前)、北京人(距今约50万至30万年前)更早的远古人类。1965年5月1日,钱方研究员和同行在元谋县进行科学考察时发现了两颗人类牙齿化石。之后,科学工作者们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几件打制的石器,以及一些零星散布的炭屑和两小块烧骨。

经科学家测定,这两颗古人类牙齿化石及石器、炭屑、烧骨存在的年代,距今约有170万年,就是属于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元谋人。那时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用火,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正在云南进行科学考察的钱方研究员表示,元谋人,以及二十多年后在同一地点分别发现的距今210万年的东方人化石和距今270万年的蝴蝶腊玛古猿化石,将中华民族的历史整整向前推进了100多万年。学术界已基本达成共识,中国云南省楚雄州的元谋县一带,是迄今所知的最早的人类发展、演化的最重要的地区。

共和国建立以来,中国的古人类学家在西南大量的猿人化石基础上,提出了人类两源论。指出,黑白种人乃一个起源,源自东非。而我们中国人,是起源自现云贵地区。证据就是化石,在云贵地区发现的化石,与东非地区的化石是一个年代的。而中国猿人自云贵地区出现后,向北、向东扩散,向北扩散的一支就是著名的北京猿人,整个黄色人种,均起源于我国云贵!

约距今1000万年前,原始的哺乳类动物逐渐发展成为类猿动物。从类猿动物到现代人又经历了古猿、猿人、古人、新人几个发展阶段。其中,从类猿动物到猿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渡阶段,因为这里边存在着相当关键的一步:从古猿到猿人的飞跃。那么,人是由哪一种古猿演变来的呢有人主张非洲南猿说,有的则主张现代人类猿说。但是,自腊玛古猿化石在印度发现之后,大多数人都接受腊玛古猿是人类的早期祖先的说法。

腊玛古猿化石,楚雄地区处于由康滇古陆演变而来的滇中高原的中心地带。大约距今1400万年一800万年前,楚雄地区己生活着人类的远古祖先---古猿。

1975年5月,文物工作者王正举在禄丰县城北9公里的庙山坡石灰坝褐煤堆积物中发现一枚早期新世纪古猿牙齿化石。此后,有关部门先后在这里进行过11次发掘,共发掘出腊玛古猿颅骨化石3具,古猿凳骨、齿列、单枚牙齿、指骨、胛骨、锁骨等化石700余件。

禄丰腊玛古猿化石的特征是:颌骨缩短,牙床不像其他猿类那样呈马蹄形,而是近似于人的抛物线形。牙齿的咬合面上皱纹比较少,下犬齿也显得短而小,枕骨大孔明显靠前。这些特征与印度发现的腊玛古猿的特征大体相似,因此我国人类学家把它定名为“腊玛古猿禄丰种”。

禄丰腊玛古猿的发现,为人类起源于亚洲,起源于西南找到了可靠的证据。它填补了从距今1500万年的开远腊玛古猿到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之间的重要缺环,对研究古猿在进化系列中的地位及人类起源有重要的意义,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在中国,环古地中海恐龙动物群也被称之为“原蜥脚类─禄丰龙动物群”。主要分布地点在中国的南方大陆,像是:云南省的禄丰盆地与易门盆地;四川省的威远盆地;以及贵州省的大方盆地。至今为止,在禄丰盆地里,总计有23个脊椎动物的属被挖掘记录。

禄丰,位处云南省省会昆明市西北方约一百零二公里,是一个小型的内陆盆地。在禄丰盆地中沈积了厚达1000公尺的陆相沈积岩石,被正式区分为下部与上部禄丰组地层,而恐龙化石都挖掘自下部禄丰组岩层中。回溯到1938年的十月,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卞美年带着他的助理技师王申义,从元谋盆地回程中停留在禄丰,当时著名的中缅公路正在开筑通过禄丰的这一段。卞先生主要的用意是想在这一红色地层中采集一些化石来验证当时所认定的第三纪时代是否正确。他们停留采即期间,竟然有了重大的发现──采集到保存良好的原蜥脚类恐龙,以及其它的脊椎动物化石遗骸,因而证实这些紫红色的地层其实是中生代的三叠纪与侏罗纪时期。

这一惊人的发掘被认为是科学上重要的壮举。在1941年,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复元装架标本──许氏禄丰龙──公诸於世人,陈列在四川省重庆的北培。从脊椎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的观点而言,卞先生的发掘工作极具历史的重要性,它对当今中国恐龙学研究的进展,划下了一个里程碑。今天禄丰盆地已经举世闻名,成为一个恐龙的圣地。

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在云南省禄丰县发现的恐龙化石已达一百二十多具,分属二十五属三十四种。专家估计,在禄丰至少还有三百具恐龙化石,规模可能超过美国犹他州和中国自贡而成世界第一。

二十世纪世界的惊人发现-云南虫化石

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行物所侯先光于1984年7月发现于云南省澄江县帽天山的动物化石群,距今5.3亿年。澄江动物化石群中,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脊索动物--“云南虫"。云南虫是震惊世界的科研化石,据科学家考证,云南虫体长约3-5厘米,呈黑色,身体运动靠肌肉收缩使身体产生波浪弯曲来游泳。血液循环为内循环,呼吸用鳃进行。它的形态虽然不好看,但它是所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的祖先,是人类的始祖,也是地球上最早的"居民"。这一发现,泄露了深藏达五亿多年的天机,是"二十世纪世界的惊人发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鉴于澄江动物化石群是研究地球生命史的宝库,已将这块古生物的"圣地"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

澄江动物化石群中云南虫、抚仙湖虫、帽天山虫、三叶虫、水母等80多种化石,是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地古老、保存最完整的软体动物化石群,其中软体生物达90%以上。远古时期只有动物骨骼可以成为化石,而肉体不处长存在。但澄江特殊的环境却使软体动物成为化石,这个例外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之谜。

澄江动物化石群形成时间限于100-300万年,在这样短的地质时间内完整记录了动物群突发性的进化过程,展现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引发的生命多相关性一,导致了今天所有动物门或相当于门一等级系统的形成和演化。因而,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澄江动物化石群是本世纪世界级的科学发现之一则揭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奥秘独一无二的金钥匙。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任振球认为:“中国科学家早已联系整个地质史上的生物大灭绝和大爆发,提出了‘新灾变论’和‘新进化论’假说,并提出,古生物的这种大灭绝和大爆发遵循着‘阴阳大年’气候冷暖的长周期变化的演变规律,它们分别发生在冬末寒冷期末尾和春初温暖期开始之时。地质史上的几个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和生物大爆发,均与直径为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有密切联系。”

另一种声音(疑问?):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在发掘和研究元谋西猿时,认为在元谋盆地小河地区豹子洞篝发现的古猿伴有石器。能制作石器,岂不是人?故将之订名为“东方人”,并将其生存年代定在距今250万年前。而在同一地区的蝴蝶梁子发现的一具幼年头骨,鉴定为拉玛猿型,认为是人类的祖先,后来宣称在地层中也找到了“石器”,将之更名为“蝴蝶人”,其生存年代定为距今400多万年前,并进而构筑了“开远拉玛猿”――“禄丰拉玛猿”――“蝴蝶拉玛猿”(或“蝴蝶人”)――“东方人”――元谋猿人――昭通人(智人的早期代表)――西畴人、丽江人(智人的晚期代表)等相当完整的系列。鉴于此,有人提出滇中高原及其邻区是人类起源的关键地区。但遗憾的是,早在70年代后期,学术界已抛弃拉玛猿是人类远祖的观点。后经研究,所谓“蝴蝶人”的“石器”原来是天然石块;而“东方人”的石器,后来被证明是地表上拣来的,而且时代甚晚。

1997年,我国启动了寻找200万年和更早时期人类的“攀登项目”,投入了不小力量,但迄今收获甚微。后来在安徽繁昌发现了距今200―240万年的石制品和骨器,发现物出自早更新世裂隙堆积中。但那到底是不是人工制品在学术界曾引起很大争议。此外,光有石器还远远不够,它只是间接证据,关键是找到人化石。

1999年在河北蔚县上新世地层中找到了一件距今300万年的石器,这远远超过了非洲发现的不超出260万年的界限,并认为这是对人类非洲起源论的一次挑战。但该标本发现于1990年,事隔9年后才公布于世令人费解。

中国学者要挑战非洲起源论,就必须找出更多的早期人类化石。发现早于2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固然重要,但要使我国距今150―200万年的古人类能站稳脚跟更是当务之急。就连目前所认定的我国最早的元谋人化石,国内外有些学者认为其距今只有60万年!我们必须找到更早时期的人类化石,而且这些化石能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得非洲材料从属于这个体系才行。我国的古环境条件不算太差,既然已发现了丰富的中新世和上新世的古猿化石,这样的生存环境同样适合早期人类生存。我们并不完全排除人类起源亚洲的潜在可能性,但仅有设想和冲刺的良好愿望是远远不够的。具有说服力的化石材料才最具科学性。(《人类起源之谜》)

(以上资料均转自互联网,来源不一一注明。)

阅读股痴在1997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