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把《山海经》当做一部“信史”来读,条件是:“如果”是信史。但如果这部书是后人胡编乱造的,不排除伪造的同时加入了一些后世发掘出的上古资料,这也是这部书很迷惑人的地方,它保存了很多亡佚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当年放在《史记》作者司马迁面前,他却说:“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史记大宛传》),究竟是什么怪物吓到了他?例如:
“形天与帝至此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海外西经》)
以这样的文字描写的怪物,司马迁是真的“不敢言”的,但这个“形天操干戚以舞”的神话故事,在殷.周青铜器铭文却可以找到它的图文表示:上方一把斧头,下方立一无头人。(见郭沫若《奴隶制时代》p254页1974年2版)它是商代“刑天”一族的族徽,这证明《山海经》仅是在对图像进行描述,而字里行间留下近乎史实的文字,如果真是史实,可以想象,连甲骨文都湮没在地底数千年,《山海经》却可以把这些“神怪”描述的文字保留,《山海经》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多么宝贵的财富!
所以我们必须把《山海经》当做是一幅图画的说明书来读,它分南西北东中五部分,每一段文字都是对《山海经图》的具体描述,这样我们就不会感到迷惑了。请看书中如何描述这些图像:
以《海外南经》为例
“卷六海外南经
结匈国其为人结匈。
比翼鸟其为鸟青、赤,两鸟比翼。
羽民国其为人长头,身生羽。其为人长颊。
有神人二八,连臂其为小人颊赤肩。尽十六人。
毕方鸟其为鸟人面一脚。
头国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
厌火国兽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
三株树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
三苗国其为人相随。
国其为人黄,能操弓射蛇。
贯匈国其为人匈有窍。
交胫国其为人交胫。
不死民其为人黑色,寿,不死。
三首国其为人一身三首。
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
长臂国捕鱼水中,两手各操一鱼。
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
我们把方位叙述去掉,只留下图像的具体描述,是否看清楚了:活脱脱一幅南方的各部族人民的具体图像啊!只不过是名字骇人点罢了,试想《山海经图》作者要把各部族都画上去,必须把它们区别开来,把他们部族的生活习惯.体貌特征.居住环境等等独特的东西画上去,熟悉这些特征的人就会明白,再加上文字说明《山海经》,就可以流传万代,一切如此完美,这很象连环画图文并茂教育传承文化的方式。但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山海经图》也越来越难解读,熟悉的人越来越少,到后来《山海经图》的亡佚,只留下《山海经》,就变成了一部难以解读的“天书”。不过随着长沙子弹库帛书的考古发现(子弹库帛书也是图文并举,图案仅12幅而文字近千),一些《山海经图》中的图案也在长沙子弹库帛书中找到,最明显的《海外南经》中的“三首国”图案都可以一眼看出,这更证明了《山海经》不是一部胡编乱造的书。
《山海经》与巴蜀.荆楚等长江流域文明的密切关联,让人难以琢磨啊!
下面把《海经》的图案描述大概罗列一下:
卷七海外西经
灭蒙鸟为鸟青,赤尾。
夏后启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
三身国一首而三身。
一臂国一臂一目一鼻孔。有黄马虎文,一目而一手。
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乘文马。有鸟焉,两头,赤黄色,在其旁。
形天帝断其首,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女祭、女戚戚操鱼<鱼旦>,祭操俎。{次鸟}鸟、<詹鸟>鸟,其色青黄
丈夫国其为人衣冠带剑。
女丑之尸以右手鄣其面。
巫咸国右手操青蛇,左手操赤蛇。
并封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
女子国两女子居,水周之。
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
穷山其丘方,四蛇相绕。
诸夭之野其人两手操卵食之,两鸟居前导之。
龙鱼陵居状如狸其为鱼也如鲤。
白民之国白身披发。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
长股之国被发。一曰长脚。
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卷八海外北经
无之国为人无。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
一目国一目中其面而居。一曰有手足。
柔利国为人一手一足,反,曲足居上人足反折。
相柳九首人面,蛇身而青。
共工之台台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冲南方。
深目国为人举一手一目
无肠之国其为人长而无肠。
聂耳之国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水中
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博父国其为人大,右手操青蛇,左手操黄蛇。
拘缨之国一手把缨。
寻木长千里
踵国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欧丝之野一女子跪据树欧丝。
三桑无枝其木长百仞,无枝。
范林方三百里洲环其下。
阅读股痴在1997年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