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英帝国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_超级帝国的兴衰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三、大英帝国对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2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道光皇帝认为琦善退敌有功,而林则徐禁烟不利,将林则徐撤职,发配新疆充军,而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大学士、两广总督接替林则徐的位

。琦善到达广州后,即差人与义律联系,进行谈判。义律提出了赔偿烟款、军费,开放口岸,并要求割让一地给英国。琦善对前几项都在与

义律的讨价还价后答应了,但对割地一事不敢做主,派人请示道光皇帝。

义律这面可等不及,公元1841年1月7日早8时,义律命1500多名英军在穿鼻南面的一个沙湾登陆,杀入虎门前沿的沙角炮台。

沙角炮台由协台陈连升率600多清军驻守,在英军的进攻下,600多清军无一人临阵脱逃,全部战死在炮台上。随后英军又占领大角炮台。2月19

日,2000多英军攻占虎门炮台,水师提督关天培率数百清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全部壮烈牺牲。

5月,英军逼近广州城外,清军全部撤入广州城内。清军在英军的进攻面前虽然节节败退,但在广州郊区的三元里地区,广大村民却给予英军猛

烈一击。5月,几名英军在三元里村村口将村民韦绍光之妻调戏,村里人出于义愤将这几名英军打死,将其尸体丢入猪屎里。5月30日晨,英军

前来报复,三元里村向附近的各个村子求援。附近103乡村民闻知,携带各种武器前来助战,将英军包围在牛栏冈。恰逢当时天上下起了倾盆大

雨,英军的火器失去了威力,村民乘势痛击英军,打死英军100多人。

英军三元里之败后,6月1日开始从广州撤往香港。

在此期间,琦善和义律商谈出一个《穿鼻条约》,其中第一条是:“香港本岛及其港口割让与女王。大清帝国对于香港商业应征收的一切正当

捐税,按在黄埔贸易条例缴纳。”虽然这一条约琦善只是口头答应,并未签字,但当条约文本报到道光皇帝批准时,还是引起了龙颜大怒。他

下令对琦善革职锁拿,家产充公,对该条约不予承认。

英国方面对此条约也不满意,义律也被解除了一切职务,改由璞鼎查为全权代表,接替义律。8月下旬,璞鼎查率舰队及3000多英军向北进犯

,攻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等城市。

公元1842年6月,从印度调来的大批英军陆续抵达中国沿海,与先前到来的英军会合,英军兵力达到近万人。于是,英军又开始了大规模的进攻

,先后攻陷上海、镇江。8月5日,英军抵达两江总督府所在地江宁(南京)江面,摆开了要进攻的架势。

面对军事上的节节失利,道光皇帝已无信心再打下去,便派盛京将军耆英赶到南京全权处理与英国人的谈判。5月29日,在长江江面上的英军军

舰上,耆英和璞鼎查分别代表各自国家签订了大清帝国第一个屈辱的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不仅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而且给予了在中国经商的英国人以治外法权,严重地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公元1851年1月11日,由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在广西爆发。随后,起义军迅速壮大,于公元1853年3月9日攻占南

京,在这里建立起与大清帝国分庭抗礼的农民政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并未获取预想的丰厚利润,于是,就于公元1853年5月向清政府提出修改条约,想要扩大通商口岸,遭到拒绝。于是

,英国便联络法国阴谋再次动用武力。

公元1856年10月,英国海军上将西马糜各厘以清军抓获曾经在英国注册的“亚罗”号货船水手为名,率领舰队越过虎门,进犯广州。

清政府两广总督叶名琛闻知英军来攻,消极抵抗,命令水师官兵和炮台将士不得发炮还击,英军攻入广州城。英军虽然攻占广州,但在广州军

队的奋勇反抗下不久又退回了虎门。这时,法国也借口一位传教士在广西被杀,派军协同英军作战。公元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再次进犯广

州,叶名琛仍然不积极应对敌人的进攻,英、法联军攻破广州城池,将叶名琛俘获。叶名琛后死在印度的加尔各答。

英、法联军并未在广州停留,而是命令投敌的清广东巡府柏贵、广州将军穆克德讷等在英国人巴夏礼为首的英、法三人委员会的监督下,任现

职,继续管理广州城。其主力则北上进抵天津的门户大沽口。

公元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由此占领天津。大清帝国咸丰皇帝闻知英、法联军已攻至天津,便派人与英、法、俄、美分别签

订了《天津条约》。《天津条约》签订后,英、法联军虽然撤出天津,但英、法政府对通过《天津条约》获得的利益并不满足,因为以调停人

身份出现的沙皇俄国竟然获得了大清帝国的黑龙江以北的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英国欲从大清帝国手中割占香港对面的九龙半岛和获取其他

特权,于是,英、法联军于公元1859年6月再一次北上进攻大沽炮台。

清军这一次已吸取了上次炮台被英、法联军攻陷的教训,加强了防御,更换了大炮,英、法联军的进攻遭到惨败,退出大沽口。

公元1860年4月,英国侵华全权代表额尔金率领大批英、法军队增援在华作战的英、法联军,总兵力达到20000多人。英、法联军再次北上进犯

天津、北京,这次他们吸取上次进犯大沽口失败的教训,先攻克塘沽,然后从塘沽登陆从背后攻占大沽炮台,随后占领天津。10月,英、法联

军抢掠和焚毁了著名的圆明园。

咸丰皇帝闻知英、法联军接近北京,带着后宫家眷和大批官员逃往热河,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讠斤在北京与侵略者谈判。

奕讠斤在英、法联军将要攻入北京、烧毁皇宫的恐吓情形下,与侵略者签订了包括:割让九龙半岛,再开放几个通商口岸,扩大治外法权范围

,允许在北京设立外国使馆和可在大清帝国境内建立基督教堂,宣传基督教义的《北京条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而大英帝国亦通过

此战,完全建立了它在远东地区的霸权,使其向超级帝国的形成踏上了坚实的一步。

阅读超级帝国的兴衰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