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伟闭上眼睛回忆了一下说道∶“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看到了我不是我,我是一个人,不,应该是这样说,好想我的灵魂附在另一个人身上,我可以知道他当时想法、感受,当时我却无法左右他的作为.”
李俞苇一下子又来了兴趣,问道∶“然后呢?然后怎么样?”
赵伟接着说道∶“我看到了他对境界的体悟非常深,他很强,因为在他还很弱的时候,有人救过他,在很久之后他就被请过去,因为救他的那个人要劫度了,因为他对境界的体悟很深,在救他的那个人的伙伴要求他帮助救他的那个人度过天劫,不,不对,不是度过天劫,而是扛下天劫,被他拒绝。然后让原来一些敬佩他的人误解,那些人境界不够,无法知道在他人的帮助下度过天劫的危险,所以他只是留下了八个字就走了,那八个字是:劫非天劫,而为心劫,然后翩然离去.”
李俞苇赞许道∶“说得好,劫非天劫,而为人劫,多少人无发度过天劫的,就是因为他们无法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无法去抵抗心底的诱惑,无法控制自己的心才无法度过天劫,要不是当年在困魔大阵里的苦修,我也无法度过魔界,在这里苦等三千年的等到你来.”
赵伟眼睛一亮说道∶“修真就是修心,对,际大哥给我的玉瞳简里就有提到过,我怎么那么笨呢.”
赵伟转念一想,问李俞苇道∶“你说你修心,那你先前跟我说的那些理论好像不符合你说的啊.”
李俞苇有点尴尬的说道∶“那只是我在这里等你三千年的时候我无聊编出来骗你玩玩的.”
赵伟眼睛一瞪说道∶“你差点害死我啊.”
李俞苇一下子理直气壮的说道∶“谁说不对了,有本事你反驳我试试看,这只是不符合修真而已,修魔就和修真不一样.”
赵伟问道∶“哪里不一样啊?”
李俞苇说道∶“一个叫修真,一个叫修魔,怎么会一样呢,你个白痴.”
赵伟说道∶“你才给我去死,那么多人,名字不一样的多了,但是他们都叫修真者,那他们又是一样又是不一样的.”
李俞苇说道∶“你是修真者,你叫赵伟,我是修魔者,我叫李俞苇,怎么会一样.”
赵伟也没话说了,其实赵伟本来就是理亏,有一句话叫做: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可以在这里改一下叫做:不同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
赵伟也就用哼哼来表示自己的不满,没有其他办法了。
赵伟忽然严肃起来,对李俞苇说道∶“李俞苇大哥,我想知道,你去魔界之后,我们还有机会见面吗?”
李俞苇想都不想说道∶“除非你也修魔,去魔界,不然我想我们此生此世是无法见面了.”
赵伟听到了这句话就“哦”的应了一声,就不说话了,想在沉思什么。
李俞苇看出赵伟的伤感,上前去拍拍赵伟的肩膀说道∶“修真其实有时也是无奈的,就像俗世一样,一个人爬到越高,他就会发现比他高的人还有很多,如果有一天他是最强的了,那么他就会很寂寞.”
赵伟听完这段话之后,轻轻的念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俞苇听完之后说道∶“此文作者境界修为极高深,不然也不会如此豁达,上片举着酒杯询问青天,天上的月亮是何时有的”?此句充分显露出作者率真的性情,也隐藏着内心对人生的痛惜和伤悲。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问的内容,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想乘风回到月宫,又怕那里的凄凉,受不住那儿的寒冷,这是何等奇特的想象,这里表达了词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心情。“乘风归去”说明词人对世间不满,“归”字有神仙自喻的味道,好象他本来住在月宫里只是暂住人间罢了。一“欲”一“恐”显露了词人千思万虑的思想矛盾。真可谓“奇逸之笔”。“其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上紧密相接,写词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影子也在随人舞动,天上虽有琼楼玉宇也难比人间的幸福美好。这里由脱尘入圣一下子转为喜欢人间生活,起伏跌宕,写的出神入化。.”
李俞苇停了一下说道∶“词人最初幻想仙境,要到月宫里去,脱离曾让他无限烦恼的人间,但是词人终究是现实的,对人生是热爱的,因此,亲手抹去了这种虚无的画景。
下片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找着屋里失眠的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和自己相同的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诗人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却又含蓄地表达了对于不幸分离的人们的同情。词人思想是豁达的,他需要自我解脱,所以他一质问的语气发泄佳节思亲的情感。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世间总有悲、欢、离、合,象天上的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这些自古以来都是难以周全圆满的。此句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也是对人生无奈的一种感叹,这里以大开大合之笔从人生写到自然,将各种生活加以提炼和概括,包含了无数的痛苦、欢乐的人生经验。结束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只希望人们能够永远健康平安,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同欣赏天上的明月。这里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李俞苇最后评点这首词说道∶“此人若为修真者定前途无量,但从诗词中可看出此人依然在俗世生活,悲哉!悲哉!”
赵伟头一下子就大了,不就有感而发念了一首词吗?用的着从修真境界的角度来评论者首词吗?
天空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颜色,好像是鲜血的颜色和黑暗的颜色混在一起的那种,让人看了感到十分诡异。
李俞苇一看到这个情景,就对在一旁郁闷的赵伟说道∶“我要走,如果有缘分,我想我们还会相遇的,我走之后这个世界就会直接毁灭掉,我送你出去吧.”
然后不等赵伟说话就把赵伟给送了出去,他看着赵伟消失的地方,在心里默默的念道∶“兄弟,虽然你没有认我这个大哥,可是我就觉得你是我的兄弟,兄弟,等到有一天,你快到了有我这份修为的时候,你就会知道我刚才对你说的不是随便说说的,那将会给你以后修炼的路由很大帮助,兄弟,我只能帮你到这里了,以后的路之后你自己走了。你一定可以到达我这个境界的,不,你会超越我,因为我有一种直觉,你并不是一个一般的人。修真不过是你在你修炼的路上一个段短暂的旅行,修真,对你来说就像旅游那么轻松,龙困浅滩,一朝升天,必翻江倒海,翱翔九州,这就好像是为你写的一样.”(为什么书名叫做飘邈修真旅的原因就是这个啦,终于可以说出来了,还有,萧继可以告诉那些一直关注本书的读者,本书要进入高潮部分啦,不过还只是一个高潮前的序章,但是会比以前的好看,可能还有那么几章才会进入,不过萧继在这里提前给大家一个预告,大家敬请期待。还有就顺便说一个所有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那就是推荐票和收藏,萧继以前都没有这么提到,今天说了那么多就顺便说一下吧,喜欢萧继作品的仁兄可以推荐和收藏,还有就是从这章开始萧继更新速度就会加快了^_^,当然还要谢谢在萧继一开始写作就很关心萧继写作情况的飘邈疯爷,还有很支持萧继的怀远大师,李强的大哥叫莫怀远,你叫怀远大师,哈哈。当然不能忘了实在不明白和枫欣绝恋、红尘凡天、枫欣绝恋当然还有青莲剑戈,萧继在这里向大家谢过)
阅读飘邈修真旅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