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英雄辈出。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又有俗话说,上阵父子兵。在从黄巾起义到天下归晋这么多年中,谁不想世代称雄。那些子承父业的不下少数,但是真正能像其父辈那样在乱世之中出人头地的屈指可数,比如刘备能生出刘禅这样的“走火”案例在三国时期数不胜数。而那些将门虎子的英雄们呢,在此简单数一下风流人物,这些“虎子”们可能有的不及父亲的名气,但也很有名,有的风头要盖过老子,算一个豪杰。
曹操之子曹丕、曹植等
曹操,一代奸雄,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后称魏武帝,是三国之中大家公认的强者。我们的曹丞相一个生了25个儿子,除了曹昂等短命鬼之外,有名气的只有3、4位,命中率不是很高。但其中便有帝王、诗人、武将等成大器者,可谓多点开花。
其中次子曹丕无疑是子承父业中的佼佼者。曹操逝世后,曹丕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成为魏王,其后不久,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代汉称帝,改国号魏,为魏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三国中第一个称帝的君主后称魏文帝。曹丕文武双全,文采出众,政绩不凡,因之巩固了魏国的基业。可惜其政治和军事手段都不及父亲,在与孙权交战时被徐盛火攻击败,一病不起,四十岁便早逝,在位短短的6年时间虽然不出彩,但还是兢兢业业做了很多事的
曹植,曹操最喜爱的儿子,魏国时最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其文采要在其父亲之上,是建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其所著的诗篇在文学中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是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其中著名的《洛神赋》和《七步诗》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可惜此人生性狂妄,行为放任,虽无心国家大事但仍被曹丕是为眼中钉,曹丕称帝后便对其几经迫害,最后郁郁而终。可见曹植只是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彰,号称“黄须儿”,是三国时期一流武将之一。曹彰武艺精熟,能徒手与猛兽搏斗。自小立志为大将,可见其天生就是一个将军不是国王。曹彰在正史和演义中的记载不是很多,但几次辉煌战绩可显露出其是一名猛将兄。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曹操几次对群臣夸耀他,有让他继嗣的意思。。但这小子13岁就挂了,令人可惜,著名的曹冲称象便是其辉煌战绩之一。
孙坚之子孙策、孙权
孙坚乃是群雄逐鹿时期有名的大将,据传为孙武的后代,有勇有谋。伐董卓时期曾为先锋,因意外发现传国玉玺后有点操之过急,被黄祖所杀。虽说大业未成,但其两个儿子的功绩也足够光宗耀祖了。
孙策,号称“小霸王”,不仅武力过人,而且谋略有方,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用人得当。年纪轻轻便开创了江东基业,为日后三足鼎立打下基础。可惜此人也有和孙坚一样的毛病就是性格倔强,英年早逝,令人委婉。
孙权,人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由此可见孙权这儿子当得真给父亲张脸。孙权19岁执掌江东,英武果断,胆略过人。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后自建吴称帝,迁都建业。直到孙权71病逝时,数十年江东基业是何等辉煌。可惜后来的孙亮等辈却把父辈们苦心经营的基业断送了。
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司马昭
司马懿为三国后期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多次与诸葛亮抗衡,其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为晋宣帝。其两个儿子儿子也不是白给。
长子司马师沉着坚强,且有雄才大略,并有卓越的军事才能,战绩显赫。在平定毋丘俭、文钦之乱途中病死。晋朝建立后,追尊为景皇帝。次子司马昭继承了父亲和兄长的事业,并变本加厉的扩张。司马昭专揽国政、杀曹髦、灭西蜀,自称晋王,为日后晋朝的建立打下基础。后追为晋文帝。
马腾之子马超
西凉太守,汉末群雄之一,曾与刘备等相约抗曹,事情败露后腾回到西凉拥兵自重。后被曹操引诱入京杀害。
马超是马腾的长子,其名气要在父亲之上,是三国时期名将之一,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因长相非凡,武力出众,也被称为“锦马超”。三国时期不乏大战张飞、许褚等经典战役,诸葛亮评价其为: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马超之弟马岱虽不如兄长之能,但在蜀国后期也算个大将。
钟繇之子钟会
钟繇,曾在汉朝任文职,曹操建魏国时,钟繇为相国,与华歆、王朗并为三公,名显当时。
钟会,钟繇最小的儿子,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辅佐司马昭时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是不可多得谋士。可惜此人心胸狭窄,与邓艾等势不两立。灭蜀后,钟会大力结交西蜀名士,打击邓艾等人,打算自立政权,但由于手下官兵不支持钟会的行动而发动兵变,钟会与姜维等人皆死于兵乱之中。可惜一代奇才,终没有突破瓶颈。
关羽之子关平、关兴、关索
关平在演义中是关羽的义子,但在历史中却为关羽长子,一生追随父亲南征北战,关羽败走麦城后一同被孙权擒获,与父亲一同被杀。
关兴是关羽的次子,关羽死后继承其爵位。关兴与张飞子苞拜为弟兄,随刘备伐吴,杀吴将潘璋,夺回青龙堰月刀。后随诸葛亮北伐,屡立战功,於亮第六次北伐前病逝。
关索是关羽第三子,在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只是传说中有所出现,关索自荆州失陷后,逃难在鲍家庄养病,伤势痊愈之后入蜀,正赶上丞相诸葛亮南征,被拜为前部先锋,一同南征,屡立战功。
张飞之子张苞
如果说关兴与其父亲相比只是一个一般的将领的话,张苞可是一员不亚于其父的猛将。在随诸葛亮北伐时屡立战功,不料正当风华正茂之时,因追击敌人而掉入山涧,头部摔破,不久身死。诸葛亮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众人救醒。孔明自此得病卧床不起。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
夏侯渊乃是魏国一流猛将。随曹操南征北战,不过因恃勇而被黄忠定计所杀。夏侯渊虽说死的比较窝囊,但是其几个儿子还算争气,尤其次子夏侯霸,早年是司马懿的部将,后来司马懿政变,夏侯霸投靠蜀国,跟随姜维北伐屡立战功,后在洮阳之战中中埋伏被射死,历史中为病逝。
凌操之子凌统
凌操是江东初代武将,孙策征战时,凌操的战功无人能及。孙权伐黄祖是时,凌操担任先锋,不幸被甘宁杀死。凌操之子凌统是三国时期重要将领之一,英勇果敢,曾力救孙权于乱军之中。最可贵的是能与杀夫仇人甘宁冰释前嫌,二人共保江东基业。
邓艾之子邓忠
邓艾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在与姜维的较量中不分胜负,是灭蜀的功臣。其子邓忠虽不像其父亲那样智勇双全,但是也为魏国晚期的大将,随父亲征战多年,曾与老年的姜维激战,不分胜负。最后中了钟会之计与父亲一起被俘,双双被杀。
董和之子董允
董和是蜀中名臣,先后为刘璋、刘备政权效力,政绩显著,为人简朴,执法严厉,联通少数民族,深受下属、百姓、少数民族爱戴信任,并得到诸葛亮的高度评价。
董允是董和之子,与诸葛亮、蒋琬、费一同被称为蜀国“四相”。为人正道、礼贤下士、不求高官厚禄。上匡正刘禅、对下斥责黄皓,使两人不敢胡作非为。是蜀国不可多得的良臣。
剩下的诸如袁绍之子袁尚、徐晃之子徐质、乐进之子乐琳等名气不够大或者书中和演义里关注不多就没有往上罗列。简单的想到这么多,三国中人物众多,一不小心就忘了几个。如有遗漏请大家提醒。
。
阅读乱舞汉末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