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七点最后一班车,再晚就赶不上了。”黄家辉答道。
“啊?”
“周化楠教书的地方在宁海,从这里坐车,还有一个小时车程,到那边车站,你就看到她了。”黄家辉边走边解释。
“哦。”她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那你怎么这么晚才来?我在火车站足足等了三个多小时!”
“呵呵,我们六点钟下班,一下班我就赶过来了。要怪只能怪你们两个人没有把时间安排好。怕了吧?”
“嗯。”
把苏欣送上去宁海的班车,黄家辉又乘公交车回去了。
汽车驶出甬城。去宁海的方向,一路人迹稀少,荒无人烟。苏欣的心里有些失望。她怎么也没想到,美丽的城市宁波,她还没来得及仔细瞻仰她的芳容,却不得不与她擦肩而过,去一个偏僻的地方谋生。
晚班车开得特别快。五十多分钟以后,汽车驶进了宁海站。
下了汽车,她立即四处搜寻周化楠的影子。
不知不觉眼前一个白影一晃,有人在她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毫无防备的她顿时吓得大惊失色。
回过神一看,周化楠不动声色地站在她背后,一身白色的滑雪衫,在车站里昏黄的灯光下格外耀眼。
第四章教师生涯(1)
周化楠就职的学校,其实算不上正规的学校,是个私人承办的培训中心。
学校在城中心一座办公楼的三层,打着某某培训中心的招牌。严格上来说,学校分为托班和成人计算机教育两部分。托班里又设了剑桥少儿英语、写作、书法等兴趣班。
周化楠就住在办公室对面那间二十平米的房间。房间里靠墙摆着两张一米二的棕榈床。一张写字台,紧靠着窗户摆放在两张床之间,除此之外,整个房间里再无它物。
当天晚上,苏欣在周化楠的陪同下,买了被褥枕头之类的生活必需品,理所当然地在另一张空床上下榻了。
2005年12月1日,星期四,苏欣正式走进校办公室,跟周化楠一起,成了这所培训中心的一员。
也是这一天,她才知道,原来这所谓的学校,除了校长和主任,只有她和周化楠以及计算机老师总共三位老师。
这到底是个什么学校啊?她暗自揣测。但是,既来之则安之。
从办公室的设备来看,座机电话、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电脑、互联网,文件柜,一应俱全。
而诺大的办公室,真正办公的,只有主任、周化楠和苏欣三个人。
校长三十多岁,身材高大魁梧,平头,四方脸,黑面庞,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成许多。每天夹着公文包,匆匆来办公室转一圈就走,话不多,从来不笑,一副大忙人的派头。
计算机老师是本地招来的,袖珍型的江南女子,短发,圆脸,白面皮,却有一副标准的公鸭嗓子。她一天到晚只捧着水杯出入于微机室,除了偶尔进办公室上卫生间,或是在饮水机下续水。但不知为何,周化楠在她面前热情无比,背地里却总是在苏欣面前骂她骚婊子。
主任三十岁上下,中等身高,白净面皮,长相斯文,目光犀利,走路却是一种极罕见的左右摇摆的姿势,给人一种惺惺作态,目中无人的感觉。
因为前一天到来的时候,有感于南方的温和天气,晚上又被周化楠数落了一番,第二天上班的时候,苏欣一改北方过冬的装束,换了比较单薄的秋装。
殊不知,第二天,冷空气骤然南下,变天了。这忽冷忽热的变化,使感冒病菌钻了空子,她就这样感冒了。
坐在办公室看教材备课的功夫,喷嚏打个不停,鼻涕流了个没完没了,引得旁边的主任一阵奚落。
苏欣到来之前,周化楠和另一女孩带托班。除了常规的辅导,她带英语和趣味数学两门主科,剩下的课程是那个女孩负责。女孩不堪重负,也不满每月一千块的收入,毅然离开了,苏欣等于填补了她的空缺。
当初为了给她争取这个直接入职的机会,周化楠在校长和主任面前,自然把她夸得天花乱坠,俨然把她塑造成了一个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十八般武艺无所不能的绝世高人。
于是乎,她一到任,立即被委以重任。英语、作文、书法、甚至还有绘画、音乐,一个人身兼数职,成了名副其实的廉价劳动力。一个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女孩,就这样变成了一个多功能机器人。
每天上午在办公室备课,下午四点钟,她们就准时打着某某培训中心的牌子,去附近的学校接托班生。
接到学生以后,让他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两位老师一前一后充当护卫,把他们一个不落地护送回培训中心。然后集体用餐,再开始当天的辅导。
厨房师傅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大块头,花白头发,每天笑容可掬,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
每一次用餐,老厨师给每一位孩子和老师分完饭菜,总是很照顾地把多出来的鱼和蟹分给苏欣和周化楠。
尽管她们一再拒绝,老师傅却执意如此,还笑眯眯地站在旁边看着她们说,吃吧,慢慢就习惯了,你们北方我是去过的,那里可吃不到我们这里的海鲜!
南方人习惯吃荤菜和海鲜,这一点她早已从陈振轩那里得到证实。但是现在天天这样吃法,她还做不到像周化楠那样从容不迫。
老师傅似乎意识到这一点,偶尔也做一两道素菜,味道鲜美,让她食欲大增。他就像一位慈爱的老父亲,让漂泊在外的人心里暖暖的。
下午四点半用完餐以后到晚上七点,是托班辅导时间。
因为学生群体比较杂,招收的是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而老师只有她们两个,所以所有的孩子总共分成两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是不同年级的学生混在一起辅导的。
所谓的辅导,也只不过是监督着学生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然后一一检查,发现错误及时指出并辅导学生改正,遇到学生不懂的问题,再一对一讲解。
来托班的学生,说白了,其实大部分都是在学校里拖班级后腿的差等生。在学校不受老师待见,自身自觉性又差,纪律性不强,管教起来颇费脑筋。还好只是一到六年级的小学生,否则她真不知道如何应付。
阅读那些年我们喜欢的男孩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