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晴还不知道这个地方的物价水平,她准备好好调查一番,免得等一下卖东西吃亏。其实昨晚几个孩子在家里已经商量过了,夏大姐作为这个家里最常购物的人,决定把干蘑菇定为十文钱一斤。因为夏大姐觉得猪肉才二十文一斤,蘑菇肯定不能比肉贵。
在夏晓晴这个现代人的观念里,蘑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营养价值比肉高多了,在市场里野生蘑菇的价格也一直高过猪肉价格。夏晓晴带着二郎一路逛过去,还时不时问问价格。她发现集市里农户们多半是卖些寻常的当季蔬菜和腌菜一类的,这个季节几乎没有人卖蘑菇一类的干货。夏季节才是蘑菇的高产期,那经过秋冬两季,就算有存货的家庭也应该吃完了。
经过一系列市场调查,夏晓晴认为自己家带来的干蘑菇应该是奇货可居,市场定位应该在中高档阶层。夏晓晴带着二郎回到自己家的摊位,摊子上摆放着几个小巧的竹篮,每个竹篮里放着一种干蘑菇。
夏晓晴把夏大郎拉到一旁,说道:“哥,我刚才去看过了,只有我们家有干蘑菇卖,我们可以把价格卖高点。这样就可以多卖点钱了。”
“大姐昨天不是说让我们卖十文钱一斤吗。大姐不会同意的,而且要是卖贵了,没人买咋办?”夏大郎想了想问道。
“大哥,你信我吧,肯定能卖掉。这个季节除了咱家都没干蘑菇卖,那些大户人家肯定愿意买。等会我和大姐去给爹娘买药去,你就卖二十文一斤,”夏晓晴顿了顿,继续说到:“一次买上一斤的,就多送一两。”
夏大郎从来没有卖过东西,更没看见过这种买一送一的卖法,有些担心。但看见妹妹坚持的眼神,也还是答应了。夏晓晴又叮嘱了几句卖东西的诀窍,这些都是她从在现代的打工经验里总结的。
夏大郎一脸惊奇的望着妹妹,“二妞,你啥时候知道这么多卖东西得事呀?你又没卖过。”
“哥,我刚才去逛的时候看见那些都是这么卖的,以前来村子里的货郎也是这样的。”夏晓晴赶紧回答道。
街上的人慢慢多起来,许多店铺也开了门。夏大姐叮嘱好两个弟弟,又让周叔、周婶多多照顾他们后,就带着妹妹去为爹娘买药去了。在这个时代,对女性的限制非常多,少女十五就及笄,夏大姐今年虚岁十三,已经到了提亲的岁数,自然是不好抛头露面,卖东西的活只有让两个弟弟干。
夏大姐带着妹妹一路来到镇上最大的药铺——济世堂。济世堂的伙计在门口看到夏大姐来了,远远就开始招呼:“夏家大娘子来了。你稍等,我去叫秦大夫。”边走还目不转睛地望着夏大姐。看来夏大姐还挺有吸引力,不是有钱人都能让伙计这么热情。
第九章赶集(二)
夏大姐带着妹妹站在柜台前等着,不一会就从内堂里走出来,一个身穿灰色长衫留着山羊胡须脸型寡瘦的中年男人。
夏大姐看到秦大夫走出来,走上前去福了福身子,低低地唤一声:“秦大夫。”
秦大夫看到等在外面的夏氏姐妹,脸上挂着的笑容一下收了起来,迅速地白了一眼站在旁边的伙计,看着夏氏姐妹眼睛里流露出一丝轻视的眼神。看来这个秦大夫也是个嫌贫爱富的主,变脸速度真快。
秦大夫慢步走到诊台后坐下,端着茶碗慢条斯理地喝了两口后,才开口说道:“来了,坐吧。把上次的方子给我。”
夏大姐赶紧把方子递过去,秦大夫看了看,又顺口问道:“你爹还咳得凶吗?是晚上咳,还是白天咳得凶?”夏大姐一一回答了,秦大夫又开始问起夏母的病情,问完后大笔一挥,两份新药方就出炉了。秦大夫把药方拿给夏大姐,让她自行到柜台抓药,然后自己就进了内堂。
看着秦大夫,夏晓晴很是无语,连病人都不看就敢开方子,是不是对自己太自信了。怪不得家里父母吃了他半年药,都还是病歪歪得。夏晓晴仔细瞅了一眼夏大姐手中方子,大夫的草书确实考究,自己完全看不懂,只得放弃了。
抓药的还是刚才那伙计,那伙计看了看药方,皱着眉小声地对夏大姐说道:“大娘子,家里人参还有吗?应该剩不了多少了吧。今儿秦大夫的方子了里除了人参还加了阿胶,今天的药怕是有点贵。”
“上次买的人参家里还剩了几片,这次应该够了。今天药钱是多少?”夏大姐为难得问道。
小伙计算了算,对夏大姐说道:“两张方子大概要三百文钱。”
比平时的药贵了一百文钱,这一百文对这个如今这个状况确实是个很大的负担。夏大姐面色沉了沉,咬咬牙从荷包里拿出钱递给伙计,让他抓药。
小伙计把钱拿给掌柜后,就开始忙碌起来。这时夏大姐对夏晓晴说道:“二妞,你在这等着小哥儿抓药。姐姐现在去前面的绣坊,等一下回来接你。你在这儿等着姐姐,千万不要乱跑。”看着夏晓晴答应后,跟药房伙计说了一声,就留下妹妹去绣坊了。
药房伙计看夏大姐走远了,就急切地和夏晓晴攀谈起来。还好这个时代规矩比较多,伙计虽然有心打听,也不敢太直白。夏晓晴一心想弄明白父母的真实病情,也有意附和。一大一小两人聊得很是尽兴。还好时间早也没有其他客人,伙计手上的活计也一直没停下,掌柜看到两人聊得高兴到也没说什么。
“吕小哥,我爹娘到底得的是啥病,咋这么久都好不了。”夏晓晴故作一脸忧愁地问道。
吕维明一边秤着药一边说道:“你爹得的是哮病和喘病,一般人只有一种病症,你爹确是两种皆之,所以比较难以医治。”
哮病和喘病,和起来不就是哮喘吗,怎么在古代还被分为两种病,看来自己父亲的病是属于比较严重的,只不过病得再厉害也不会比自己在前世得还严重吧,当时自己可是被下过病危通知书的。看这个秦大夫也就是个贪钱的庸医,尽开些补药,吃不死人也医不好病。看来父亲的病,只有靠自己了。
夏晓晴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吃的
阅读脱贫致富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