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落之间,刘辩作势就是要扑上去。吕绮玲见状,却是大声喊道:“不要。”
刘辩随即看向他,故意吓她道:“怎么不要啊,你忘记了,我现在是你的夫君了,你可要听我的话啊。”
吕绮玲虽然不懂这方面的事,但是却知道丈夫可以算是一个女子一生中最亲的人了,就和父母一样。所以吕绮玲现在在看向刘辩的眼神中,也不敢带着恨意,怒火了。
“但是你和我父帅有仇,他肯定不会允许我嫁给你。”吕绮玲说道。
吕绮玲此刻想到了吕布,正所谓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吕绮玲知道,这可由不得她。必须是吕布和严氏二人才有权利决定她要嫁给谁,她才能真正的嫁给那人。否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肯定是不行的。吕绮玲不讨厌刘辩,因为她知道刘辩是大汉的顶梁柱,肯定要为大汉王朝着想。其实,在她心中甚至有些仰慕刘辩,把他当成了英雄。她喜欢有武艺的男子,不巧的是昨日刘辩就是生擒了她。
但是不管她怎么想,吕绮玲知道吕布肯定不会同意。因为她父亲和刘辩素来有仇,此时刘辩又攻打并州,想要吞并并州,
“我和你父亲没仇,但是我要这天下。”刘辩默然道。
其实在他看来,他并不恨吕布,因为吕布并没有做过什么让他恨的事情。他们之间发生的关系,完全是利益的关系,所以总的来说他和吕布没仇,他和袁绍才有仇。
吕绮玲听到刘辩的话,沉默了片刻,说道:“我明白了。”
吕绮玲知道刘辩是为了大汉王朝着想,而现在天下大乱,刘辩如果想整顿天下,就要把一个个想争天下的诸侯给灭了。
“你明白就好。”刘辩说道。
刘辩觉得,吕绮玲能明白他的话就好了。在他看来,吕绮玲的性格并没有他原本想象的那么倔,那么骄纵,现在的吕绮玲可没有一丁点的大小姐脾气,反而刘辩在她身上看到了一丝小女人的神态,可能这才是吕绮玲的性格。
“问你个问题,你要是攻下并州后,会不会杀了我父亲?”吕绮玲小心翼翼的问道。
吕绮玲此刻有些害怕,她害怕刘辩如果打下并州后,会杀了吕布,应该说这有很大的可能。因为吕布的名义只能算是乱党,一方诸侯而已,而刘辩是代表着整个大汉王朝,名义上一个是兵,一个贼。不管是谁胜,最后总是要死一个的。而并州现在已经有四个郡都被刘辩打下来了,所以吕绮玲觉得,这场战争中,还是刘辩占了上分。
“会,不过如果吕布真心投效我,我不会杀他。”刘辩说道。
杀不杀吕布对他而言没有什么重要,但是吕布这个人的武力太让人忌惮了,所以是刘辩的一个害怕点。刘辩生怕自己吧并州打下来后,吕布要是不死,跑去投靠袁绍了,那可就真麻烦了。当然吕布如果投效他,他还是愿意接受的。虽然说吕布投靠的人都没个好下场,如丁原,董卓二人。
张飞骂吕布是三姓家奴,意思是除了吕布的亲生父亲、董卓,吕布还有一个干爹叫丁原。古人很重视伦理道德,认为干爹和亲爹一样,只要你叫一声爹,就要对这个人尽孝。
刘辩觉得丁原是这样想的,他是吕布的父亲,对吕布很是放心。所以当董卓欲行废立之事时,丁原是第一个站起来反对的。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有一个武艺高强的儿子。丁原知道自己要和董卓唱对台戏,一能加重自己的戏码,二也可以表现自己的英雄气概。丁原知道吕布的分量,因此一叫板,就让吕布在身后摇旗呐喊。
丁原不知道,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就像吕布,看到董卓送来的金银珠宝,还有玉带宝马的时候,眼都直了。古语说: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此之谓大丈夫。刘辩觉得吕布不是大丈夫,尽管在战场上曾经叱咤风云,他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吕布杀丁原,在演义中只寥寥数语。刘辩还记得,是说布见了此马,大喜,谢肃曰:“兄赐此龙驹,将何以为报?”肃曰:“某为义气而来。岂望报乎!”布置酒相待。酒甜,肃曰:“肃与贤弟少得相见;令尊却常会来。”布曰:“兄醉矣!先父弃世多年,安得与兄相会?”肃大笑曰:“非也!某说今日丁刺史耳。”布惶恐曰:“某在丁建阳处,亦出于无奈。”肃曰:“贤弟有擎天驾海之才,四海孰不钦敬?功名富贵,如探囊取物,何言无奈而在人之下乎?”布曰:“恨不逢其主耳。”肃笑曰:“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见机不早,悔之晚矣。”布曰:“兄在朝廷,观何人为世之英雄?”肃曰:“某遍观群臣,皆不如董卓。董卓为人敬贤礼士,赏罚分明,终成大业。”布曰:“某欲从之,恨无门路。”肃取金珠、玉带列于布前。布惊曰:“何为有此?”肃令叱退左右,告布曰:“此是董公久慕大名,特令某将此奉献。赤兔马亦董公所赠也。”布曰:“董公如此见爱,某将何以报之?”肃曰:“如某之不才,尚为虎贲中郎将;公若到彼,贵不可言。”布曰:“恨无涓埃之功,以为进见之礼。”肃曰:“功在翻手之间,公不肯为耳。”布沈吟良久曰:“吾欲杀丁原,引军归董卓,何如?”肃曰:“贤弟若能如此,真莫大之功也!但事不宜迟,在于速决。”布与肃约于明日来降,肃别去。是夜二更时分,布提刀径入丁原帐中。原正秉烛观书,见布至,曰:“吾儿来有何事故?”布曰:“吾堂堂丈夫,安肯为汝子乎!”原曰:“奉先何故心变?”布向前,一刀砍下丁原首级,大呼左右:“丁原不仁,吾已杀之。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军士散其大半。次日,布持丁原首级,往见李肃。肃遂引布见卓。
吕布和丁原昔日情同父子,一见金银珠宝,就把父亲当成盘中餐,板上肉。刘辩知道,这就是吕布。
而董卓一见吕布杀了丁原大喜过望,他没有想到,自己是怎样得到吕布的,如果不是自己的恩威,而是财帛,那么如果另外有一个人花了比你强百倍的价钱去杀你,那么董卓不就是下一个丁原吗。世上仁者无敌,靠阴谋耍手段,即使表面上能得逞,其实会是一辈子的耻辱。董卓不明白,看到吕布来降,大喜过望。布纳卓坐而拜之曰:“公若不弃,布请拜为义父。”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董卓也以为一旦吕布认自己做父亲,那么自己凭着吕布的勇力,不是可以纵横天下了吗。
一个没有脑子,却总想称王称霸的人,最终是被人打败的,尽管他当时表面上非常强大,又特别猖狂。有人说;上天让他灭亡,就先让他猖狂。说的就是董卓这样的人。
吕布杀丁原,后又杀董卓。他杀丁原是为了荣华富贵和一匹赤兔马,他杀董卓是为了貂蝉这个美人。可以说,在富贵,权势,利益,美人面前,吕布可以做出一切让人觉得大逆不道,丧尽天良的事情。
吕布在三国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褒贬不一,因为他的骁勇善战,人们评价其为“人中吕布”,但又因为他的势利多变,世人给他冠上了“三姓家奴”的污名,而踏上这条不轨路的契机便是他所认的义父董卓。
再说吕布,吕布最先投奔的主子是并州刺史丁原,可以说丁原是吕布的伯乐,将其从一介布衣提拔至并州主簿,此恩情如此深重,却未得吕布半点感恩之情。相反的,吕布觉得自己一身武艺,竟然只是个主簿却不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军,他甚至对丁原怀恨在心。汉灵帝驾崩后,丁原、乔瑁、董卓三人封何进之命进京,驻扎城郊,董卓占得先机,护送少帝进驻京城,并买通吕布,命其取故主丁原首级,并以此夺取兵权,之后吕布便听命于董卓,二人狼狈为奸,犯下一系列滔天罪行。董卓为收买人心,利用吕布的武力镇压反叛者,遂认其为义子,以巩固二人的合作关系。
既然二人起初是以利益走在一起,那么终有一日也会因利益分歧而分道扬镳,尽管董卓吕布二人以父子相称,也掩盖不了狼子野心、互为利用的真相,当时董卓的权利已达到了顶峰,没有人可以令其忌惮,唯独身边亲信,而吕布也正值年轻气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并不能满足其野心。
司徒王允便是看清了董卓吕布之间短暂的合作关系,巧用美人计与连环计将二人之间的窗户纸给捅破,令二人反目成仇,最终皆吕布之手将董卓杀害。
董卓和吕布实为狼狈为奸的父子,原本东汉王朝在其二人的掌控下,早已没有了喘息的机会,更别提推翻其统治了。
阅读三国之召唤天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