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一个呕吐的士兵说:“有!有!与小人同营的老乡,也曾染过此来病症。”
鲍信一听,惊讶说:“日前也有人染过此病?为何不向我禀报?!”
那士兵唯唯诺诺的说:“那……老乡身子骨本就弱,刚到了酸枣就……就又吐又泄,而且身上还起大包,没两天就死了,大家伙儿没当回事儿,直接……直接拉出去埋了。”
原来这种疾病并非昨夜才开始爆发,而是一直“潜藏”。
袁绍一听,若不是昨夜爆发,那岂非没了魏满和张让的干系?
他眼睛转了几下,说:“那也指不定之前只是试毒,因着试毒成功了,随后便大范围的下毒。”
张让听到这里,就转过身来,对袁绍说:“袁公为何笃定这是下毒?难不成,袁公看到了?”
“什么!?”
袁绍冷笑一声,说:“长秋先生,我敬您一声先生,但您这话,作为一个大夫,说的是否太偏颇了,这平常人都能看出来,明摆着是中毒的症状,天下名士的长秋先生,怎的突然便看不出来了?”
“哦是了……”
袁绍又说:“怕是长秋先生虽看得出来,却想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也不是?”
张让对于袁绍的讽刺,一点儿也未有多余的反应,只是淡淡的说:“糊涂与明白,长秋并不明白袁公说的这个道理,但长秋明白的是……这些士兵并非中毒。”
“并非中毒?”
鲍信赶紧询问,说:“那到底为何如此?一夜之间上吐下泻,如此邪性,莫非真的是中了邪?”
张让摇摇头,说:“济北相无需担心,不过是水土不服罢了。”
水土不服?!
这个词汇,但凡行军打仗的人都听说过,魏满、袁绍、鲍信这三个都是打仗的老主顾了,如何能不懂水土不服这四个字?
但是如今听来,当真是不懂了。
袁绍冷声呵斥,说:“水土不服!?我看你是妖言惑众!”
魏满刚想帮张让说一句话,以免袁绍将张让给欺负了去,哪知道自己还未来得及说话。
张让已经淡然的说:“袁公此言差矣,并非长秋妖言惑众,而是袁公……无知。”
第104章十全大补
袁绍一听,当即就怒了,冷喝说:“你这竖子,竟说我无知?!当真无理至极!”
魏满也有些目瞪口呆,不过转念一想,这才是张让的秉性。
平日里魏满被张让气惯了,如今张让这张嘴巴不饶人,连带着袁绍也捎了进去,魏满一听,突然觉得十分扬眉吐气,恨不能拍手叫好!
张让则完全不觉得自己讽刺了袁绍,自己只不过说了一句真话而已。
张让见袁绍如此生气,似乎有些不解,毕竟袁绍本人是真的无知,竟把水土不服说成中毒,而且兴师动众的想要把帽子盖在魏满头上。
现在好了,压根儿不是什么中毒。
自然不会有人下毒。
张让说:“的确并非下毒,而是十分常见的过敏症状。”
“过敏?!”
众人还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汇。
古代可没有过敏这个词儿,全都是“不服”,花粉过敏,就是对花粉不服。
众人乍一听这个词汇,都十分不理解。
鲍信疑惑的说:“何为过敏?”
张让解释说:“过敏的诱因非常之多,如果想要一一排查,按照眼下的硬件水平,几乎是不可能的,诱因与病患的皮肤、黏膜等等接触,引发了体内的过激反应,因此形成了过敏的症状。”
张让这么解释,众人更是听不懂,都是一头雾水。
袁绍则是说:“水土不服?我看着怎觉不像?我营中士兵亦有水土不服之症状,怎么与济北相的士兵不同?”
张让说:“水土不服的诱因何止千万种,有人对日光不服,有人对寒性不服,亦有人对大豆奶制品、鱼虾蛋肉、甚至是主食不服,再加之济北相的士兵从济北赶往酸枣,环境变化,又正是入冬换天的季节,出现这种大规模的水土不服之症状,并不是奇事。”
阅读(古典名著同人)奸臣套路深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