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沙雕话题竟然也冒出了头:#北顾是真的爱吃蛋糕【笑哭】#
…………
小冉坐在办公室的会议厅,听着上面主管讲着本季度业绩的总结,偷偷拿出手机又刷了一下……轻轻松一口气。
这一天可真是跌宕起伏,偏偏她不能正大光明玩手机,只能紧张又小心地围观网上的“战火”。
想想其实挺感人的。一开始南北公布小包子时她心里也是震惊的,明明刚结婚,怎么就有孩子了……但是有理智的粉丝和“路人”出来分析后,她才搞明白不是南北动作太快,只是一直没有公布而已……再之后,大家纷纷站出来维护他们,分享他们珍藏的小事情,小细节,小冉觉得自己默默围观了一场神仙爱情的偶像剧,时南的那个视频因为开会她没有打开,但是下面的评论全都是“好可爱”,“好感动啊”,“这就是爱情吧!”,“暗恋好多年!”小冉自己也跟着微笑起来。
难得有这么喜欢的一对男明星,你们一定要幸福呀……小冉匆匆抬头,见主管背过身去,自己连忙转发了北顾关于#小包子#满月的微博,认真写下了祝福。
…………
时南站在窗前打电话,身上是D家春夏新款的休闲衬衫长裤,天蓝色的条纹和花草并不显得他轻浮反而让他看起来冷冰冰的。他笔直站立,背影是一条锋利的直线。
“搞清楚了,最开始发文的那个微博以爆黑出名,曾经和裕伽娱乐合作过,发过不少沈佟和伍雨萧的通稿,虽然多数也是贬义,但不排除黑红正反面的炒作。但是按道理说不应该……他们最近明明签了新人。去年赔翻了,现在正是积蓄能量弥补亏空的时候……”电话那边的人疑惑地说。
时南沉吟片刻,分不清喜怒,语气一如既往地温和:“娱乐圈这种环境,机会难得一见。不一定非要自己没事做才想起捧踩他人,雪中送炭,釜底抽薪都是一瞬间的事。我知道了……这些不要在小北面前提。”
“好的。
“对了,他们签了谁?”
“还不清楚,宝贝得不得了。只知道是风行下面的人。应该咖位不会特别大,不然我能听到风声。”
“嗯,保持关注。”
时南刚挂了电话,私人手机就响了,一个北顾撅着嘴的怪照出现在了屏幕正中间,时南眉宇瞬间冰雪消融。
“小北。”
“南哥啊!你今天能回来吃饭吗?如果能,我们今晚去吃那个铁板烧吧……老肖朋友圈发的那家,那个蟹子炒饭看着好好啊,而且甜品看着也好棒啊……妈妈也想吃!小包子也想吃!”北顾的声音活力四射,完全听不出一点阴霾。天知道他当时是想问时南那个“策划几年”是怎么回事,结果张嘴就变成了约饭。
“好,你和妈妈收拾好,戴上墨镜,我半个小时后去开车接你们,打电话你们再下来。”
“好嘞!爱你么么哒!”
“小北,包子不能吃,他太小,也不适合去公共场合。你让隔壁的晓乐和保姆看着。”
“……晓乐不吃吗?”
“她最近说要减肥。”
(包子:?乐大:???)
“……你去和她说……我不忍心。”
“好,行。”
第53章《小车铃儿》攀登(1)
经历了结婚、孩子的连环热搜轰炸,北顾终于收了心带着台词超薄的一个册子进入了《小车铃儿》剧组。
编剧加导演长安是个清癯的男人,脸看着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眉眼非常秀气,斯斯文文的。但是他又常年表情阴郁,这让他本来的不差外貌难以被大家快乐地欣赏,因此见过他的人只记得他的丧,竟多数想不起他的脸。
自从时南说要为自家小北的眼光投资后,这个小电影瞬间多了一个叫指南针文化的制片方,就连盒饭都升了三层档次,从之前的荤素陪米饭变成了一人两盒的营养餐配果汁和热汤。
长安一开始愁眉苦脸,担心指南针像其他公司那样一谈投资就要塞人,不仅塞人还要改剧本,就这样不动声色地拧眉提心吊胆了好几天,知道北顾是指南针的人,和北顾这个主演交流也不多。但是拍了几天下来,发现这个带着两个助理一个司机的“热搜代言人”不作妖、不挑戏、不喊累、不抱怨、说转场就转场,让重拍就重拍,绝无怨言。
除了……错过吃饭的点会召唤来投资人外,一切都好。
这个“规律”还是长安用了好几天琢磨出来的。他擅长写,不擅长表达,更不擅长带动演员情绪,就连讲戏都磕磕巴巴地说半句停一会儿,和演员阴郁地大眼瞪小眼。要不是知道他是剧本的撰写人,对他有信心,北顾都要怀疑这个导演的到底懂不懂剧本能不能拍戏。一开始两人磨合得特别差,北顾觉得这一段该这么表达,长安皱着眉头喊“卡”,喊完自己也说不清楚哪里不对,浪费了不少时间。然后就这么错过了午饭,第二天,制作方————“投资人爸爸”时老板空降剧组,亲自提着“外卖”来探班了……片场瞬间方寸大乱,大家以为投资方格外重视这部电影,纷纷严正以待,提心吊胆。
如此这般,一卡壳就错过午餐,时南又来了两次,情商真的不高的长安终于搞清了自己这个剧组为什么这么招老板“厚爱”,从此比北顾还注意吃饭的时间,这是后话。
《小车铃儿》讲的就是一个结巴的小城|管————黄小豆,刚入职既想护着那些真的苦苦为生计挣扎的小摊小贩,又想积极融入自己单位的氛围,打破与同事格格不入、不受上面赏识的局面的小人物形象。黄小豆又衰又傻,上班第一天就因为跟着队伍一起没收人家的煎饼摊,跑得太慢被锅砸破了脑袋。
慢慢地,随着上班日子增加,黄小豆逐渐发现了这些小摊贩生活背后的心酸无奈,开始想凭一己之力去做些什么,既能维护市容,又能帮这些勤劳能干有手艺有市场、需要被帮助的人。
“小车铃儿”就是指代黄小豆骑的破自行车。他开始是跟着面包车行动,后面因为被排挤变成了骑自行车,车哪里都响就是车铃不响。90年代,华国城|管这个职业正是处于一个灰色发展的时间段,有些城|管睁眼瞎什么都不管,当起了收保护费的反面角色;又有一些人成了黑脸“无私”的惩罚者,眼里容不下一点“沙子”。但无论哪一种,黄小豆都是格格不入的,他既不敢也不好意思受卖枣糕奶奶皱巴巴的十块钱,也狠不下心把瘸腿爸爸的炖肉锅从下到上兜底踹翻。
夹缝中生存的不仅是那些小商贩儿,也有他。
就像崔老说的,这个剧本和电影接地气儿,老金城的烟火气儿一多半都融在了这些小商贩这里,另一半在黄小豆身上。
北顾虽然小时候到金城来就和奶奶生活在胡同里,但绝对不是“胡同串子”。很多俏皮,耍酷的形象他能轻松驾驭,但是底层小人物的精神面貌他一开始却不得要领。
阅读上南落北[娱乐圈]/先蒸包子再争气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