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不用喊那么大声。”来开门的是张惠女士——嗯..华公子的姥姥。虽说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依然精神抖擞,做的饭还贼好吃。
“我姥爷呢?”华公子边换鞋边问。
“书房。说是要给小陈写幅字。”
小陈是谁?华雍皱了皱眉,把茶叶放进柜子里,蹬上拖鞋去了书房。
“姥爷姥爷!”华雍叫了声便推开了书房门,见老人还提着笔,就自己安静地坐在了沙发上,看着。
幼年时华雍有时会怕这个总是不怎么说话的姥爷,觉得他很严厉。慢慢他才知道,其实姥爷是个顶好脾气、极善解人意的人。华公子的种种“惊世骇俗”的行为,搁他老人家那儿,也就是一笑了之。
更加神奇的是,这国内知名的电子方面教授,居然还是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文艺老年”——华雍刚刚了解的时候也惊掉了眼镜——哦,这个形容不对,他没有眼镜。
华雍自己家里挂着的几幅字,都出自黎静老先生之手。旁人能求得他一幅字,也算是极有面子的一件事了。
等了一会儿,黎老爷子的字终于写完,冲华雍招招手:“过来看看。”华雍凑过去,是个“平”字。虽说他也评不出什么来,但也点点头赞美了几句。
“得,这就够了。也不用你假装内行地说什么,知道好就行。”黎老爷子笑两声,拍了拍华雍的肩,“听说你从你妈那儿跑了?”
华雍一脸悲愤的点点头:“是啊,您说,他们开个汉文化的研讨会,带上我一学商科的干嘛?我又听不懂,还得被人问这问那。”
黎老爷子笑:“你妈就这性子,我也不知道她想干什么。没准儿就是觉得自己儿子长得挺像样,带出去显摆显摆。”
——这事黎英女士还真干得出来。华雍撇撇嘴。
黎静又看了看字:“你一会儿一块儿吃个中午饭吧?我和你姥姥下午有个会要去参加,你也不用留,帮我把这幅字送到封平学校去,给陈校长。”
“陈校长?他们换校长了?”华雍惊讶。
黎静和封平学校一直有所联系,因为他和封平的初代校长有点私交,所以偶尔会给学校写点东西。于是,华雍经常给学校送过去,也就对学校比较熟悉。他明明记得封平的校长姓张来着。
黎老爷子点头:“是换了。小陈今年刚上任的。他父亲是你陈爷爷。”
……这缘分。华雍扶额。封平学校是附属在一个师范大学下的,历任校长都由大学指派,导致有时候一个巧合,自己姥爷和人家就能认识。
这位“陈爷爷”,当年和自己姥爷曾在一个联合工作组,关系还一直不错。
“好,我吃完饭就去送。”华雍接过任务。自家一堆的大忙人,姥姥姥爷就算退休还总被请去讲课,母亲致力于汉文化研究,老爹是个学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没事就在公司里。全家,好像就他总是无所事事。
当然华公子是不会觉得汗颜的。
吃过饭,华雍溜溜达达地走向小学,在传达室说明来意,却被告知今天陈校长在中学部,不回来了。华雍没办法,只好再往中学部那边跑。
封平的中学部装修风格和小学极像,很多设计也都一样,就是看着整体色调没那么鲜艳了——嗯...当然黄绿色校服这诡异配色仍然是鲜艳如初。
然而到了中学部的传达室,听到的依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今天是初三年级‘百日誓师’,陈校得在场,现在仪式还在进行,你可能得再等会儿。”
行吧。华雍无奈。
他走进学校准备四处转转。
封平的中学部比起华雍上的中学要小了很多,人少教室少,但校园文化搞得还不错,学习氛围也挺强。这时正是上课时间,一层的初一初二正埋头苦学,看的华雍不禁唏嘘——年轻人啊,爱学习啊。
二层西边半层属于初三,此时空无一人,华雍于是又往上走了两层。四层一层,都属于正奋力备战高考的高三。
华雍在人家门口转了转,发现展板上还有未卸下的十八岁成人礼的宣传,不禁想起机场遇到的那个有趣青年——也是十八岁,不知道在国外的这个年纪人们在做什么。
看中学生上课毕竟无趣,华公子转了一圈后决定去体育馆凑凑百日誓师的热闹——也不知道封平的百日誓师是什么样的。
于是这人又十分新鲜地坐着电梯回了一层、走向体育馆。
刚出教学楼,就能隐隐听见被话筒放大了很多倍的声音:“这‘脐橙’的第五层含义,是‘齐成’,我们一齐成功……”
诶?这是什么环节?
华雍快走两步,顶着门口出几人疑惑的目光,脸不红心不跳地进去了。
“希望大家在中考的考场上,不辜负自己一年来的努力,一齐走向成功!”台上的人手里握着一个橙子,鞠了个躬。台下响起掌声。
阅读故作雍容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