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_我不是双 性 恋 - 书趣阁
首页

搜索 繁体

分卷阅读3(1 / 2)

最新网址:www.sqge.cc

“好了别闹了,”片刻之后子开扶着伯希的双肩离开他:“教你一招新的弈招,很厉害的。”

“会吗,最近我都赢先生比较多了。”

“真的,还有很多没教你的,学了之后会更厉害的。”

“我自然会学的,”伯希拉开他放在双肩的手,脸继续凑向前,迅速在他唇上啄了一下,清亮的眼眸直视他:“子开,我喜欢你。”

猛然发觉自己被偷袭了,薄唇上留着一点触觉,子开微微瞪大双眼;转瞬眉间的褶皱平复了,眼神柔和对着那道明亮目光:“知道了,我也是。”

第12章小隐

那日之后,似乎一切如常。伯希仍是时常来找子开,过了炎夏,时节入秋。心中渐渐有什么在增长,翻书卷时,也会出神;子开知道,故土大概是不能久留了。

夏日他们去城郊田野中玩,折花枝,放风筝,登高望远,偶尔泛舟于太湖之上...一个孤子,半个蛮族,却性情相投。他们是相对自由的,虽然自由的时光不会很长。

某个凉爽的秋夜,子开只点了小小一盏油灯,在灯下查看父亲留下的一卷旧经。忽然有敲门的声音,子开立刻收好经卷,开门一看,是伯希。他脸上带着沮丧的神情,对子开说:“和我娘吵架了,她赌气叫我滚……今晚我可以留在这里吗?”

“为什么吵?这么晚了她不会担心你吗?”子开关好门,轻抚他的肩膀道。

“因为...很多事...各种事情。我想她应该知道我没别处可去。”伯希小声说,音色带着点惭愧。

子开叹了口气,不知是忧是喜。心里的隐约打算,似乎在成形。“好。明日我送公子回去。”看伯希没有争辩,子开平静地说,“今晚好好休息。可惜屋中简陋,怕你睡不惯。”

“没有什么。这里的一切我都习惯,也喜欢。”

并无多话,洗漱宽衣。折好他的紫衫放在案上,子开解去粗布外衣放在一边,熄灭了灯盏,躺在榻上他的身侧。

今夜大概是上弦,月色稍暗,黑暗中的轮廓朦胧。子开侧身轻轻揽住身边少年的腰,将挺秀的鼻子靠在他的耳后,闻到那熟悉的香味,他默默闭上眼睛。感觉到臂中的人身体有些僵住,他将腰上的手揽得更紧。

伯希只觉得身边紧靠的人身上散发清新的类似树叶的气息,异常好闻,也异常安心。他转过脸,依稀看到子开闭上的眼帘,微翘的形状优美的薄唇,将自己的轻轻贴上。子开的睫毛微动,手扶上少年的脸,双唇紧贴,从轻吻到深吻。动物与植物,清新与香甜,两人的气味彼此糅合着,身体有些发热。

这一吻很长,睁开眼稍分开后,伯希转身趴在子开的胸口,拨开他微散的黑发,从正脸仔细的端详他;四目相交,二人都微带笑意;伯希眼神羞涩,却大胆的直视对方,映出子开的眼神温柔中带着热情。他从未见过那双淡雅的眼有过的这样的热切,于是揽住子开的脖子在他的眼皮吻了上去。子开紧紧环抱住伯希的腰背,两人又吻了很久,额头,眉毛,脸颊,颈项,锁骨...又回到唇舌之间,把对方的气味都深深印在身体和心上。伯希的体温好暧,抱住了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晨,又是个秋高气爽的好天。伯希慢慢睁开眼,被子好好的盖在自己身上,榻上已无旁人。他猛地坐起,看到案上折的整齐的自己的衣物,旁边留着竹简一片,案上再无余物。急忙翻身起来,咫尺小屋哪有子开的踪影。拿起竹简:

我已动身前往蜀地山中求道。弟多保重。橱中有一卷经书,家父所遗,聊作纪念。

伯希慌忙打开门,只有城中巷陌,远处熙攘人声,蓝蓝秋空,澄澈无云。

作者有话要说:子开很早就知道后果,无可避免

也知道吵架是为了他

不知是有作为还是无为

第13章不古

世事无常,人心不古。这和那什么“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的时代”这种和稀泥的俏皮话一样没意思。

因为爱一个人,所以无比耐心;因为爱他,所以无比温柔;因为爱,所以关心理解,所以权衡他的利弊,所以自乱方寸而努力整肃,所以冥思苦想自损保他。

很多事自古无解。忠孝两相全,情意两相知,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知己常存......

知己难求,好歹了解自己,帮助自己。爱其实是自己的圆满。

心意古朴。见与不见,梦中相见。不见无需告别,见则闭上双眼。

少年时我觉得你有慧根,大了怎么反而迷糊了?那么多的事已暗中交待,人生还漫长,后来又该怎么完结呢?

因为有情,所以非友。因为非友,所以要出事。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好思念你啊。无论用多少学科的知识来分析你,分析自己对你的感情,否定它存在的意义,废寝忘食搜肠刮肚,仍然没有办法对抗自己的潜意识。爱你而不得而自苦而自乐,内心变的扭曲疯狂,一定说明了很多东西。我并非无明,一定是有更复杂的原因。

不存在纯粹理性的人,理性存在的基础是感性,感性的根源是人的理性本能。一切真实的情感都有其合理的解释。情、美、浪漫,都是合理的。愉悦是合理的,痛苦是合理的;以爱一个人为信念生存是合理的,人类终将超越自身,不只为自己而生存。爱是最明亮的光,一切美感的背后都有爱。从古至今,从未改变。

第14章道心

k开始有对道的感触,可能还是从看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开始。然后从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反过来去关心启发他的道家思想和易经。说起来好笑,明明是传统的中华文化,为何是从欧美人的书中感悟。从小求学海外,国学的素养和民族的自信实在认知太弱;另外一方面是西洋文化的强势和泛滥。

即便如此,k十几岁的时候也看过人生八苦这样的佛教说法:爱别离,求不得...然后执着自苦。可以戒贪嗔,但戒不了痴。用道家的说法,则是不能遣其欲澄其心,不得常清静。然而如此清静,究竟有何趣味,不过远离痛苦罢了;可是,他还是感觉到一种铺天盖地的悲伤,人间的大悲,这甚至是令人沉浸其中而生出一种喜悦的,比起麻木的存活着。

阅读我不是双 性 恋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

最新网址:www.sqge.cc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