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沈白点点头:“本王,破契丹北院,挫契丹南院,以弱冠之龄占花甲之功,以三月之力胜几十载之敌。定辽东,战北原,平西北,开边卫国,都不算什么功绩咯?”
沈白连续几次发问把户部尚书逼到死角:“你们口口声声的说什么大义,本王顾从。你们说什么典范,本王今年十八甘愿回家养老,怎么?王相花甲之年就不能一样而为了?是他不允,还是你们不舍?你们代表得了他吗?”
宇文拓的声音不温不火的传来:“有些人就喜欢多嘴多舌,说些个不相干的的事情这么厉害,难怪之前户部卖官鬻爵的事情屡禁不止,朕看你这个户部尚书也不用当了。”
宇文拓接连两次帮助沈白说话,打断朝臣,吓得王名章的党羽们人人心里慌乱起来,实在是摸不透今天到底是谁趸谁的这个局,户部尚书就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心里恨不得自己变成个透明人,销声匿迹就好。
“安国公,你是提议立储君的人,这场纷争由你而起,你自己说说你的意见?”宇文拓斜着眼睛看了一眼安国公,后者心里叮叮咚咚的,昨天他被沈白说就不好意思,没想到今天宇文拓直接点了他的名字。
安国公站出来,看着宇文拓,微微的低下头:“说实话陛下,臣没想到臣的一个议题能掀起这么大的一个风浪,同样臣也没到这朝堂之上有这么多无耻之人。”
说完他踱着步子看着王名章和沈白:“王相啊王相,你是清流之首,号称文官的楷模,这么多年来兢兢业业,一直都是老夫佩服的人啊,可你为什么容不下一个沈郡王呢?”
王名章看他一眼:“安国公说话小心,别意有所指。”
“哼哼!”安国公冷笑几下:“王相不满,也要听人把话说完。”
他看看沈白:“自从沈郡王从军以来,战辽东,平云州,伐西北,三战之辉煌,不次于定边之战啊!但是敌我的对比,是一样的吗?王相你口口声声说支持三皇子为储君,但是要为了千秋计让沈郡王辞官归田,说得如何如何道义,那我问你,皇后娘娘没有子嗣,是沈家害的吗?”
“孙兆恒!”王名章爆喝的一指安国公,这倒是沈白第一听到安国公的名字。
“王名章,你少给我耍什么臣相的威风,我孙兆恒是皇上的舅舅,不是你可以指着骂的,你不配!”安国公怒红着脸吼道。
“就事论事!”宇文拓叹口气说到。
“对,就事论事!”安国公点点头:“沈郡王去意已决,为了保证不干预皇储。根据朝廷的法度,王相六十花甲,也告老还乡吧,这就是臣的意见,同意的勋贵大臣们站出来吧。”
他话一说完,所以的勋贵和部分大臣一起站出来:“臣等附议!”
宇文拓看着王名章:“王相怎么讲?”
王名章面如死灰,冷笑两下:“臣无话可讲?”
“那沈郡王呢?”宇文拓看着沈白。
沈白对左右大臣挥挥手,示意他们站回去。
众臣纷纷站回各自的位置。
沈白负手站在朝堂下,看着大殿之内的威仪,慢慢的拱手说到:“皇上自登基以来,废三公九卿制度,设立六部及左右臣相,开边设府,抢占先机,方有今日之强盛。虽然在战术布局上出现变化,但是没有昔日的底子,国家不可能震慑四邻。国家如果身乏体弱,臣也不能使女真和党项称臣。
可皇上也看到了,朝中门阀林立,派系分化。
人为了一点私欲可以毫无原则,毫无脸面,毫无上君下民。这是人之本性,臣不欲多说,但是国之强大,不仅是人治,而是法度与平衡。
臣请废除两相制,选取五名勋贵,五名文武大臣,设立中枢省,处理国务军政,置于皇权之下,群策群议,统领百官。”
“中枢省!”宇文拓轻轻说到,他脑子里想到‘中枢’二字,联想到的是元朝的‘枢密院’,心里顿时豁然开朗起来。
之前权力过于集中,导致各部相互掣肘,他不是没想过成立清朝一样的‘军机处’,但是定边之战之后军务并不是最大的事务,他也就有意拖延了。
“这个提议不错,看来你是真的一心为国,朕准奏!”宇文拓声音的柔和的说到,与他强势的性格极为不符,也看出他对沈白的另眼相看。
沈白退回班列,子寰走出来:“皇上,臣也累了,就想看看书,听听曲,臣也请辞一切职务,恳请特许不再参加上朝和廷议。”
宇文拓看着他:“上朝可以免,廷议还是来吧,毕竟你代表唯一的两位亲王之一。”
子寰也没有争,鞠躬谢到。
退朝时,群臣沉默不语,众人没有想到今天的早朝如此精彩,竟然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而最终结果是帝国百官之首和勋贵之首都纷纷退场,成为闲人。
舒昱带着禁军站在出宫的必经的之路。
“郭书晏,林育之….!”舒昱一个个的喊着名字,被喊到名字的人迅速被禁军上前拿下。
“舒殿帅,这是怎么了?”王名章有点狼狈的看着自己的门生被拿下,忍不住悲惨的问到。
“他们涉嫌通敌,向西北告密的信函已经被我们禁军扣下,抵赖不得,皇上有旨,重审!”舒昱不吭不卑的说到。
听到的朝臣们心里都一阵的嘀咕,知道这场较量之下,双方主帅都退场,一些跳过了头的兵卒们都会被清算掉。
“安国公还站在宫门口吗?”宇文拓看着汪公公问。
“是的陛下,他说陛下不见他,他是不会走的。”汪公公小声的回答到,一下朝,安国公就跟了过来,说也不听,劝也没用。
请大家记住网站新地址http://.123.
阅读穿越之套路影帝/悠扬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