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什么呢,他俩一起启的蒙,用笔墨自然也要用一样的。再说之前我备着的,也都要用完了,哪能找到旁的给他们用。”
常润之想了想又道:“这些笔墨也不是什么珍贵无比的东西,瑞王送来了自然不可能给他退回去。等以后咱们出去了,寻点儿礼回送给他,算是还个人情就好。”
魏紫这才点了头,抱着一叠叠的纸张笑得合不拢嘴。
她家修明跟着大少爷读书,还是由九皇子亲自给启的蒙,将来的前途想必是不用愁了。
小院儿的生活有所变化,但小院儿里的人却还是照着往常的作息,并没有发生什么改变。
瑞王那头,也逐渐稳定了下来。
朝堂之事有四大臣议政,一般情况下,瑞王不会出口干预。
一开始,四大臣总是要小心琢磨着瑞王的意思,但时间久了,他们便发现,若是好的政策,瑞王不会打断或干涉,但若有不足之处,瑞王会提出来,再让他们考虑。
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朝上之风似乎被肃清了一遍。
另外,四大臣本以为瑞王已掌握朝政,一定不会容许出现反对他的声音。
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朝政上还真有这种敢捋老虎胡须的人,敢当着瑞王的面和他呛声。
大家都以为这样的人会倒大霉,事实却并非如此。
瑞王针对反对他的朝臣提出的反对点,能驳回的驳回,需要他接受的地方,他也虚心接受。
至于那些无理取闹胡搅蛮缠,连四大臣都看得分明的,瑞王懒得搭理。
渐渐的,四大臣主政,朝政之事再不用去看瑞王脸色。
因为只要是好的,瑞王一定不会反对,他也不会管朝中谁会因此政策受益。
瑞王根本不在意提出朝策的是谁,只要对国家、对百姓有益处就可以。
四大臣私底下不由感叹,哪怕瑞王是装相做样子,能做到这一步,也实在是不容易。
朝堂上的变化,有何旦每日告诉给元武帝听。
元武帝一直视何旦为自己的心腹,到现在仍旧深信不疑,对何旦的话也从未怀疑。
听到众臣对瑞王心服口服的赞誉之声,元武帝的心里尤为复杂。
第二百九十一章劝说
瑞王自归京以后,每日都会在元武帝跟前打个转,不拘说什么,总要在他面前露个脸。
元武帝最开始对他也不怎么搭理,后来御医诊治得妥当,元武帝渐渐能说上那么一两个词,对瑞王也稍微会有点儿回应了。
瑞王的归来对朝堂的影响他看在眼里,心里五味杂成。
何旦让人将元武帝扶起身,在他颚下掖了柔软的巾帕,喂他喝药。
元武帝皱着眉头,总算将一碗药喝光,嘴唇动了动:“瑞王。”
何旦道:“听说朝堂上今个儿说起推军令之事,瑞王还在与四大臣商议,所以今儿应当来得会有些晚。”
元武帝眉头皱得更深,心里嘀咕瑞王是装了一阵孝顺就不打算继续装了。
心里是这么想,但元武帝还是盼着瑞王能老老实实到他跟前请安的。
比往常迟了半个时辰,瑞王才匆匆赶了来,给元武帝请了安后,道:“儿臣来迟,不过时间也正好,能陪着父皇用用午膳。”
元武帝如今一日不拘吃几餐,因为他只能吃流食,所以饿得快些,餐数也就跟着上涨。
瑞王亲自给元武帝舀了粥,布上爽口的小菜,喂了元武帝几口后方才交给旁边的侍人。
皇家用膳的规矩也是食不言寝不语,瑞王用着饭菜倒也不开口,只是吃饭的速度并不慢。
元武帝暗地里瞧着,心里却又忍不住嘀咕,觉得他吃太快了是想赶紧着陪了他,敷衍过今个儿的伴驾。
元武帝心里冷哼,吃粥吃得更慢了。
瑞王倒也不在意,歇了会儿后接过侍人手里的碗和勺,再亲自上阵,给元武帝喂饭。
这下元武帝便觉得如鲠在喉了,吃饭的速度显而易见地快了起来。
饭毕,一桌精致菜肴撤了下去,瑞王开始同元武帝汇报起今日的朝事。
阅读继妻最新章节 请关注书趣阁(www.sqge.cc)